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氨的还原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催化氧化反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蒸馏水、生石灰、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装置A烧瓶中固体的作用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反应物
(3)仪器b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硫酸铜
(4)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为帮助甲同学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2021-01-0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7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氨气-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2 . 下列反应中,不能表现氨气还原性的是
A.
B.
C.
D.
2021-01-08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7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氨气-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3 . 、NO和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的处理。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分解。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的处理。已除去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 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②;③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D______,E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③________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涉及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0-10-03更新 | 424次组卷 | 5卷引用:5.2.2 氨与铵盐(练好题)(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新教材新理念新设计同步课堂(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5 . 、NO和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的处理。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分解。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的处理。已除去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去除率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
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 . 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器中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作用下会形成,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含量的方法如下:取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所得用过量的溶液吸收完全,剩余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2)NSR(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所示。

①通过BaO和的相互转化实现的储存和还原。储存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②用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7 . 如图是某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图,图中显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肥料B.C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B和F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D.B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与Y反应生成D
2020-09-23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8 .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了探究。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
(1)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硬质玻璃管中_____(填“有”或“无”)固体剩余。
【实验结论】该膨松剂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该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若没有装置E,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______(填名称)。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的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的质量。则装置C、D、E连接顺序为________,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7)若将产生的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生成红色固体、无色液体和气体单质三种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0-09-22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9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氨的催化氧化。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C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装置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__(填选项序号)。
a.锥形瓶        b.酒精灯        c.烧瓶        d.蒸发皿
(2)装置B的作用是___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
(5)如图所示的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图中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___
(6)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填字母)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
(7)乙小组认为可将甲小组的装置中A、B部分换成如图2所示装置(其余部分相同)进行实验。烧瓶中加入的是过氧化钠固体,则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_,U形管中加入的试剂是__
10 . 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D.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