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做相关验证和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验证具有氧化性。

①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甲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说明具有氧化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该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难溶解于水中)。

①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实验体现了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将纯净的缓缓地通入到溶液中,得到沉淀。为了探究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该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溶液中的
假设Ⅱ: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①验证假设Ⅰ(配制溶液前已将蒸馏水煮沸并密封冷却)。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溶液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假设I成立
实验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实验i现象为___________,实验ii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验证假设Ⅱ。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目的
实验iii同实验步骤同实验的相关现象作对照实验
实验iv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iv的步骤为___________,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64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是最常见的硫的氧化物,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检验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
B.装置Ⅱ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向其中通入空气,也无明显变化
C.装置Ⅲ中现象证明具有漂白性,装置Ⅳ中现象证明具有氧化性
D.装置V中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3 . 用如图装置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现象说明产物中有
B.②中利用了的氧化性
C.将②③对调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2024-05-15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二模)化学试题
4 . 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Ⅰ中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Ⅱ中品红溶液褪色___________ (填“加快”“减慢”“无变化” “无法确定”)。
(4)试管Ⅳ中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试管Ⅲ的Na2S溶液若换为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先会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生成Na2S2O3溶液)。此浑浊物是___________,此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实验已经验证SO2的部分化学性质,请设计实验验证SO2的其它化学性质___________(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
2023-08-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0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连四硫酸钠()能延长血液凝结时间,是生物酶、生物键的修复剂。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连四硫酸钠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现A中产生气体和浅黄色固体。B中溶液褪色,C中溶液变红色,D中不产生沉淀,E中产生白色沉淀。
(1)工业上用双氧水和反应制备连四硫酸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B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了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文字解释C中现象___________
(3)分析D和E中现象说明E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从环保角度分析,本实验需要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取E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铜片,片刻后,溶液变为蓝绿色,并产生气泡,由此推知,E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5)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连四硫酸钠保存不善会变质,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连四硫酸钠已变质:___________
2023-12-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12月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三)化学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探究与碱性溶液的反应。

已知:溶液能溶解单质硫,生成的溶液通常为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很稳定,在酸性溶液中易歧化分解析出单质S。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使用70%的硫酸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中的硫酸酸雾,则试剂M为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装置D中导气管在液面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装置D中不断的通入,其与碱性溶液的反应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阶段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前期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体现___________性,生成溶液
实验后期过量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清液为无色此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4-04-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学情调研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按图示连接好装置,_____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据此推测装置C中白色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小组同学猜想产生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i.氧化了               
ⅱ.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为了验证猜想i,小组同学取少量装置B中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猜想ⅱ,小组同学取少量装置B中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也产生了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据此小组同学认为猜想i和ⅱ均正确,为进一步检验装置中是否有猜想i的反应发生,还需要向反应后的装置C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进行验证。
8 .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的酸性强弱开展下列实验,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为_____
(2)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填“酸性溶液”“溶液”或“溶液”),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通过装置E、F中的现象:_____可证明的酸性强于,用试纸测定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的酸性强弱。
(5)由石灰乳与反应制备漂白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标准状况下制得了漂白粉,则漂白粉的产率为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 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制备SO2并进行相关性质的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Q的名称为_________
(2)装置B是为了观察气体的流速,则试剂M为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B.饱和NaHSO3溶液C.Na2S溶液D.Na2SO3溶液

(3)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说明SO2具有_________性。
(4)装置E中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卷(三)化学试题(B)
10 . 可用于食品工业、农业、染料业等,以下进行其性质的探究。
(1)的制备
实验室可用固体和75%硫酸制备,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收集
为收集纯净的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e。

(3)的性质探究
ⅰ)探究与水的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三颈烧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计算0~50s烧瓶内的变化速率__________
②ab段变化及溶液的pH减小,表明与水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产物不稳定,可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请补充操作填在表格横线中。

操作

100s内压强变化/kPa

待烧瓶中压强稳定后,将其置于热水浴中,重新测定压强变化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反应产物不稳定。
ⅱ)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操作1: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猜想:能使品红褪色的含硫微粒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品红是一种棕红色晶体状有机染料,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酸,溶液呈红色。
④实验设计:小组结合以上信息,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请完成表格。

操作2

现象

_______________

不褪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