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1 . 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正确解释相应变化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
B硫化钠溶液出现浑浊颜色变深
C溴水颜色逐渐褪去
D胆矾表面出现白色粉末
A.AB.BC.CD.D
2023-06-12更新 | 1562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化学真题
2 .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可用于无机合成、功能材料制备。实验室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可采用如下步骤:
Ⅰ.取已知浓度的溶液,搅拌下滴加足量溶液,产生浅蓝色沉淀。加热,沉淀转变成黑色,过滤。
Ⅱ.向草酸()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制得混合溶液。
Ⅲ.将Ⅱ的混合溶液加热至80-85℃,加入Ⅰ中的黑色沉淀。全部溶解后,趁热过滤。
Ⅳ.将Ⅲ的滤液用蒸汽浴加热浓缩,经一系列操作后,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进行表征和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由配制Ⅰ中的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长期存放的中,会出现少量白色固体,原因是________
(3)Ⅰ中的黑色沉淀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Ⅱ中原料配比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Ⅱ中,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而引起喷溅,加入应采取________的方法。
(6)Ⅲ中应采用________进行加热。
(7)Ⅳ中“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
2022-06-09更新 | 20348次组卷 | 26卷引用:专题27 物质制备类综合性实验题(学生版)-2023年高考化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3 . 胆矾()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小组用工业废铜焙烧得到的(杂质为氧化铁及泥沙)为原料与稀硫酸反应制备胆矾,并测定其结晶水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胆矾时,用到的实验仪器除量筒、酒精灯、玻璃棒、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填标号)。
A.烧杯        B.容量瓶          C.蒸发皿               D.移液管
(2)将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加热,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与直接用废铜和浓硫酸反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
(3)待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冷却后用为3.5~4,再煮沸,冷却后过滤。滤液经如下实验操作:加热蒸发、冷却结晶、_______、乙醇洗涤、_______,得到胆矾。其中,控制溶液为3.5~4的目的是_______,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
(4)结晶水测定:称量干燥坩埚的质量为,加入胆矾后总质量为,将坩埚加热至胆矾全部变为白色,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总质量恒定为。根据实验数据,胆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_______(写表达式)。
(5)下列操作中,会导致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①胆矾未充分干燥       ②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③加热时有少量胆矾迸溅出来
2021-06-11更新 | 18420次组卷 | 28卷引用:专题26 定量测定类综合性实验题-2023年高考化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4 . 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2020-07-09更新 | 18261次组卷 | 76卷引用:专题0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传统文化-2023年高考化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5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2020-07-08更新 | 17357次组卷 | 70卷引用:第一部分 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7 化学与传统文化
6 . 一种利用废铜渣(主要成分CuO,及少量等杂质)制备超细铜粉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B.若向“沉铁”后所得滤液中加入乙醇,析出的深蓝色晶体为
C.“沉铜”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转化”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
2023-05-27更新 | 1254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向2mL0.2mol/LCuSO4溶液中滴加0.2mol/LNa2SO3溶液时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经检验棕黄色沉淀中不含。通过实验探究棕黄色沉淀的成分。
实验1:向棕黄色沉淀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变蓝,产生红色固体
实验2:
已知:(白色)
下列同学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1中加入稀后溶液变蓝可证实棕黄色沉淀中含有
B.实验2中加入KI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可证实棕黄色沉淀中含有
C.实验2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存在
D.在的存在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I沉淀和,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
2022-05-28更新 | 1313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FeCl3是中学常见的试剂,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FeCl3固体,并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已知:FeCl3晶体易升华,FeCl3溶液易水解。
Ⅰ.FeCl3的制备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F的名称为___________,从D、E、F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纯净的,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可选试剂: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仪器可重复使用)。
(3)写出装置D中制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向4mL0.1mol/L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0.2mol/L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溶液红色褪去,不久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阅资料可知: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针对白色沉淀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1:与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再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操作现象
实验1

加入铜粉后无现象
实验2

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4h后,
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4)实验结果说明猜想___________(填“1”或“2”)不合理。
(5)根据实验2中的现象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i.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A:(淡黄色);
反应B:(黄色)。
ii.共存时溶液显绿色。
①由实验2中的现象推测,反应速率:A___________(填“>”或“<”)B,说明反应B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时,氧化性增强,可将氧化为。据此将实验2改进,向溶液中同时加入,立即生成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若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的混合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则的产率为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2023-03-10更新 | 102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9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Cu2+将H2O2还原为O2
C.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2021-06-23更新 | 318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如图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甲为CuO、乙为CO2、丙为H2O
B.甲为C、乙为CO、丙为CO2
C.甲为H2SO4、乙为H2O、丙为H2
D.甲为CaCO3、乙为CaO、丙为Ca(OH)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