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研究化合物M(s)催化CO2氢化机理。由化合物M(s)生成化合物N(s)过程的机理和相对能量曲线如图所示(已知1eV=1.6×10−19J)。TS1、TS2均为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渡态TS1比TS2更稳定
B.过程P→TS2为化合物M生成化合物N的决速步骤
C.化合物M催化CO2氢化反应过程中一定有Fe−O键的断裂
D.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s)+CO2(g)=N(s) ΔH=−11.63 kJ·mol −1
2 . 乙烯在酸催化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上图可知总反应一定不需加热就能进行B.第①步反应只有O-H键发生断裂
C.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D.第①②③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022-11-03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化学(浙江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3 . 物质的相对能量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中最稳定
B.过程③的
C.由图可推知,发生消去反应①或②时,环戊烷断键吸收的能量高于环戊烯断键吸收的能量
D.物质变化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路径无关
2022-10-09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5 .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肥工业,也广汤用于硝酸、纯碱、制药等工业;实验室可以用浓氨水和CO制取氦气。工业上合成氨反应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一定温度时,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in时,测得容器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L,11min时,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如图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B.合成氨反应时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H-H键断裂时会放出能量
D.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的越多,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6 . 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错误是
A.如图可以表示NH4Cl固体和Ba(OH)2•8H2O反应的能量变化图
B.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C.高温分解石灰石是吸热反应
D.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7 . 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A.氧化亚铁不稳定,空气中受热能迅速氧化成氧化铁
B.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锂
C.盐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二氧化氮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022-09-02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2010·河北石家庄·一模
8 . 已知反应的能量情况如图所示,曲线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变小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则增大
2022-09-02更新 | 277次组卷 | 33卷引用:【省级联考】浙江省2019—2020学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化学模拟试题
9 . 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则H2、N2、O2的沸点也逐渐升高
B.CH3CHO与H2可发生加成反应,则相同条件下CH3COOH也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向Na2CO3中加入少量水,伴随放热现象,则向NaHCO3中加入少量水,也伴随放热现象
D.乙醇与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乙酸,则乙二醇与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乙二酸
2022-08-29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10 .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DMF[(CH3)2NCHO]转化为三甲胺[N(CH3)3]。计算机模拟单个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历程中最小能垒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2NCH2OH*=(CH3)2NCH2+OH*
B.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
C.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H3)2NCHO(g)+2H2(g)=N(CH3)3(g)+H2O(g) ΔH=-1.02ev•mol-1
D.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增大DMF平衡转化率
2022-08-24更新 | 780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