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Ru(钌)与F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列。如图是用钌基催化剂催化合成甲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催化剂是物质Ⅰ、Ⅱ、Ⅲ
B.H2O为参与该反应过程的循环物质
C.Ru元素在该反应呈现的化合价为+2、+3
D.如果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以说明CO2和H2的总能量比HCOOH高
2021-04-01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山东卷第13题 陌生反应机理选择题-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2 . 与HCl的加成反应由第一步和第二步组成,能量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释放能量
B.第一步的反应速率比第二步的慢
C.第二步的碰撞100%有效
D.总反应
2021-03-11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山东卷第07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3 . 甲烷分子结构具有高对称性且键能(440kJ∙mol-1)较大,无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在温度达到以上才可裂解。在催化剂及一定条件下,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裂解反应,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催化裂解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步骤①、②、③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
D.使用该催化剂能够有效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2021-03-10更新 | 602次组卷 | 5卷引用:押山东卷第07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4 .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匹配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溴水蔗糖变黑,膨胀,溴水褪色,有气泡冒出
B将少量硼酸滴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C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DMg和盐酸反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镁条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温度计水银柱迅速上升
A.AB.BC.CD.D
5 . 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研究发现T℃时,甲醇(CH3OH)与水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总反应为
C.从提高转化率的角度考虑,应选择高温高压的条件
D.优良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减小,提高了反应速率
2021-01-2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HCOOH在Pd催化剂表面脱氢的反应机理、反应历程与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Pd催化剂表面HCOOH脱氢反应的∆H<0
B.在Pd催化剂表面离解O-H键比C-H键的活化能低
C.用DCOOH或HCOOD代替HCOOH,得到的产物都有HD和CO2
D.在历程Ⅰ~Ⅴ中,生成Ⅴ的反应速率最快
7 . 目前认为乙烯在酸催化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B.第②步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C.第①步反应的中间体比第②步反应的中间体稳定
D.第①步反应的活化能最小,第②③步反应为放热反应
8 . CO甲烷化反应为:CO(g)+3H2(g)=CH4(g)+H2O(l)。如图是使用某种催化剂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部分物质省略),其中步骤②反应速率最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g)+H2(g)CO(g)+·H·CHO·CH+H2O(l)→CH4(g)
A.步骤①只有非极性键断裂
B.步骤②速率最慢的原因可能是其活化能最高
C.步骤③需要吸收热量
D.使用该催化剂能有效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2020-11-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11-12高二下·浙江宁波·期中
名校
9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kJ/mol
B.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10 . 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均相NO-CO的反应历程,反应路径中每一阶段内各驻点的能量均为相对于此阶段内反应物能量的能量之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NO(g) + 2CO( g)N2(g) +2CO2(g) ΔH>0
B.均相NO—CO反应经历了三个过渡态和五个中间体
C.整个反应分为三个基元反应阶段,总反应速率由第一阶段反应决定
D.NO二聚体()比N2O分子更容易与CO发生反应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