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劳动人民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烧”的过程有单质硫生成
B.“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中所有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胡粉(碱式碳酸铅)投火中,色坏还为铅”中“色坏还为铅”过程为分解反应
D.“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中的“硝石”主要成分为NaNO3
2021-05-25更新 | 41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2 . 综合利用研究发现,硼镁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有SiO2、FeO、Fe2O3等杂质)可以制备硼酸、铁红和碳酸镁等常用化工试剂,工艺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硼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酸浸”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

(2)为提高产品纯度,“净化”时用的试剂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如果将“净化”中①和②的顺序调换,会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

(3)过滤所得碳酸镁需冷水洗涤后再进行干燥证明碳酸镁固体洗涤干净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4)不同条件下硼酸的萃取率图象如下:

萃取过程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增大pH会导致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 . 直接在分子尺度上对分子进行光控制是化学工作者极大关注的领域之一、如图所示(图中Me代表甲基),分子Ⅰ吸收蓝光(波长435nm)转变为分子Ⅱ;分子Ⅱ吸收绿光(波长530nm)则恢复为分子Ⅰ。已知光的波长越短,光的能量就越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Ⅰ与分子Ⅱ之间的相互转变是可逆反应
B.分子Ⅰ中的所有碳原子都是sp2杂化
C.利用蓝光和绿光转换,可有效操控分子中两个联苯臂的相对位置
D.分子Ⅰ比分子Ⅱ的能量高
2021-05-23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4 . 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B.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
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又有共价键断裂
D.的分子立体构型是直线形
2021-05-13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与济南章丘区2021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5 . 汽车尾气是否为导致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的“汽车限行”争议,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性科学议题。
(1)反应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过渡态、表示中间产物)。

三个基元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图中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压强(2、5)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表示2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用可以消除污染:   
①某条件下该反应速率,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和6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a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c点的逆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得平衡时体系压强为),则该反应温度下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只列式不用化简)。若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400℃~900℃之间的转化率下降由缓到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5-11更新 | 76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6 . 叔丁基氯[(CH3)3CCl]与碱溶液经两步反应得到叔丁基醇[(CH3)3COH],反应(CH3)3CCl+OH-=(CH3)3COH+Cl-的能量与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H3)3C+比(CH3)3CCl稳定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及形成
7 . 臭氧层中O3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决定O3分解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反应②
C.E1是催化反应①对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E2+E3)是催化反应②对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
D.温度升高,总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且平衡常数增大
2021-04-18更新 | 897次组卷 | 7卷引用:押山东卷第07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8 . 据报道,亚硝胺[(CH3)2N−N=O]是一种直接的致癌物质,亚硝酸与二甲胺[(CH3)2NH]相遇会迅速反应生成亚硝胺,其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硝酸与二甲胺生成亚硝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过程i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过程ii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C.过程i的反应速率比过程ii的反应速率慢
D.降低温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亚硝胺的生成
2021-04-13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山东卷)
9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ABCD
操作
现象溶液变浑浊无气泡生成固体结块,试管底部温度升高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释或结论稀盐酸将硫代硫酸钠还原为硫单质硼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生成纯碱晶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亚硫酸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
A.AB.BC.CD.D
10 . 氢气可将CO2还原为甲烷:CO2(g)+4H2(g)CH4(g)+2H2O(g),科学家研究在催化剂表面上CO2与H2反应的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起始到Ts1历程中发生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B.该转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Ts2的能垒
C.前三步历程中最小能垒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H+3H2(g)=·CO+3H2(g)+H2O(g)
D.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2021-04-07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山东卷第07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