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能量的相互转化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题型: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4 题号:13021803

综合利用研究发现,硼镁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有SiO2、FeO、Fe2O3等杂质)可以制备硼酸、铁红和碳酸镁等常用化工试剂,工艺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硼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酸浸”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

(2)为提高产品纯度,“净化”时用的试剂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如果将“净化”中①和②的顺序调换,会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

(3)过滤所得碳酸镁需冷水洗涤后再进行干燥证明碳酸镁固体洗涤干净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4)不同条件下硼酸的萃取率图象如下:

萃取过程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增大pH会导致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中满足如图图示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镁和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NaOH固体加入水中D.乙醇燃烧
(2)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3)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当线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_______g;
(4)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电解质为稀硫酸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pH_______
2021-09-28更新 | 40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gNa2CO3固体和0.5gNaHCO3固体,再分别加入30mL0.3mol·L-1盐酸,充分反应后,用手触摸试管,明显感觉到加Na2CO3固体的试管变热了,加NaHCO3固体的试管变冷了。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CO(aq)+2H+(aq)=H2O(l)+CO2(g) ΔH1<0, HCO(aq)+H+ (aq) =H2O(l) +CO2(g) ΔH2>0。回答下列问题:
(1)乙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一定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你支持谁的观点?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
(2)查阅资料:
反应I :CO(aq) +2H+ (aq)=H2O(l) +CO2(g) ΔH1=-12.14kJ·mol-1
反应II :HCO(aq) +H+ (aq)=H2O(l) +CO2(g) ΔH2= +12.64 kJ·mol-1
①则反应III:CO(aq)+ H+ (aq)=HCO(aq) ΔH3= _______ kJ·mol-1
②向V mLc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2V mL c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标号)。

(3)该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了实验,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表格一: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 g Na2CO340mL HCl 19.021.7
0.5 g NaHCO340 mL HCl 19.018.1
表格二: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溶解后温度/°C静置后的温度/°C试剂3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g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2O19.019.0
0.5g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2O19.019.0
表格三: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溶解后温度/°C静置后的温度/°C试剂3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g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Cl19.020.5
0.5g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Cl19.018.3
实验操作:将试剂1与试剂2混合,测混合后溶液的温度,静置,冷却至定温,再将试剂3与之前的混合溶液混合,再测混合溶液的温度。
①实验中玻璃搅拌器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
②表格二对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反应IV:Na2CO3(s)+2H+(aq)=2Na+(aq)+H2O(l)+CO2(g) ΔH4
反应V:NaHCO3(s)+H+(aq)=Na+(aq)+H2O(l)+CO2(g) ΔH5
则ΔH1_______(填“>”、“<”或“=”,下同)ΔH4,ΔH2_______ΔH5
2021-11-12更新 | 225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1)由表中②、④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2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
(3)②、③、⑦、⑧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
(4)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物质的水溶液与元素⑥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一定量的充分反应生成1mol 时,能量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
③已知断开1mol N-H键、1mol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91kJ、946kJ。1mol 中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___________kJ能量。
2023-06-24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