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已知甲酸的分解反应为HCOOHCO+H2OH。在H+催化作用下反应历程为:

根据过渡态理论,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E2、E3均大于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2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E3kJ·mol-1
C.图像中第一个峰(过渡态)对应的物质结构为过渡态Ⅰ,第二个峰(过渡态)对应的物质结构为过渡态Ⅱ
D.使用催化剂后,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改变,平衡不移动
2022-03-03更新 | 44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的大小受体系的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前后焓的变化
C.浓硫酸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D.煤的液化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3 . 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B.属于弱电解质,其水溶液均能导电
C.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D.反应所涉及到的4种元素电负性大小关系为
2022-02-0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向1mL2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1mL1mol·L-1KI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探究Fe3+与I-的反应是否可逆
B向烧杯中加入70g研细的Ca(OH)2晶体和50gNH4Cl晶体,并将烧杯放在滴有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证明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C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观察是否产生蓝色沉淀证明某溶液中有Fe2+,无Fe3+
D相同条件下,用20mL1.0mol·L-1醋酸溶液和50mL1.0mol·L-1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观察对应灯泡明暗程度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A.AB.BC.CD.D
2022-01-24更新 | 35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5 . 催化剂二价铜微粒[CuII(OH) (NH3)]+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反应催化机理如图1,能量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焓变ΔH<0,据此推测反应常温即可发生
B.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中有O - H键的形成
C.除状态①到状态②,其余发生的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 2NO+2O26H2O+ 3N2
2022-01-22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A卷 )试题
6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相同温度下,将两片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未经打磨的铝片分别投入足量等浓度的CuSO4溶液和CuCl2溶液中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uCl2溶液中反应剧烈,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Cl-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B用pH计测定Na2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大于CH3 COONaH2CO3酸性弱于CH3COOH
C分别向等体积的0.01molL-1和0.1molL-1的KMnO4溶液中通入足量SO2,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0.1 molL-1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更短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和NH4Cl晶体的混合物,将烧杯放在有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烧杯底部结冰,与玻璃片冻结在一起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A.AB.BC.CD.D
2021-12-2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化学试题
7 . 聚碳硅烷是新技术材料高分子中最重要的化合物,目前用来制备碳硅烷最广泛的方法是硅氢化法,下列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反应历程如图1,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硅氢化过程为放热反应
B.物质(1)可改变反应速率
C.由于反应经历两个中间产物可减少反应的热效应
D.物质(2)生成物质(3)的过程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8 . 已知A转化为C和D分步进行:①A(g)⇌B(g)+2D(g);②B(g)⇌C(g)+D(g),其反应过程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g)的能量低于1molB(g)的能量
B.B(g)⇌C(g)+D(g) ΔH=(Ea4-Ea3)kJ/mol
C.断裂1molA(g)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1molC(g)和3molD(g)化学键所放出的热量
D.反应过程中,由于Ea3<Ea1,反应②速率大于反应①,气体B很难大量积累
2021-11-20更新 | 110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化学开学摸底考试卷01(山东专用)
9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工业上用SiO2与焦炭在高温条件制备粗硅生成可燃性气体,得到固体粗硅非金属性:C>Si
B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1mol·L−1 CH3COONH4溶液和0.1mol·L−1 CH3COONH4溶液的pH测得pH都等于7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 0.01mol·L−1 KMnO4溶液和4mL 0.1mol·L−1 KMnO4溶液,再分别通入足量SO2,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0.1mol·L−1 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更短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往烧杯中加入约20g研细的Ba(OH)2·8H2O晶体和10gNH4Cl晶体,并将烧杯放在滴有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烧杯底部结冰,与玻璃片粘在一起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A.AB.BC.CD.D
2021-11-16更新 | 600次组卷 | 5卷引用: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山东卷)
10 . 三甲胺(N (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最近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使用铜催化剂将二甲基甲酰胺 [N(CH3)2CHO,简称为]转化为三甲胺的合成路线,单一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 (CH3)2NCH2OH*=(CH3)2NCH2+OH*
B.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DMF的平衡转化率
D.若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
2021-11-06更新 | 63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