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4 道试题
1 .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CO体现出还原性
B.CO和O生成是吸热反应
C.整个过程中,CO中化学键没有断裂
D.CO和O生成了具有共价键的
2 . 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表示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
C.图a表示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表示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D.图b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3 . 已知在25℃、下,1mol氮气和1mol氧气生成2mol一氧化氮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解为时放出热量
B.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C.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NO,释放的能量将大于
D.
2022-09-1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平一中、永安一中、德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化学试卷
4 .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放出能量并形成了
B.①→②过程中C-H键发生断裂
C.催化剂参与了该反应过程,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该总反应实现了原子利用率100%
2022-04-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可合成甲醇:,同时会生成副产物与甲醛,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质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主反应过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
C.反应过程中生成副产物甲醛的速率大于生成的速率
D.若更换催化剂种类,反应历程发生变化,但不变
2022-09-11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 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
8 . 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H。测得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C.过程Ⅱ可能使用了催化剂,但不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D.过程Ⅰ、Ⅱ达到平衡的时间不相同
2022-12-06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以CO和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工业上的成熟方法,直接以为原料生产甲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用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就需要将转化为甲醇。
已知:①    kJ·mol
    kJ·mol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反应①中生成1 mol 时,放出的热量大于90.5 kJ
B.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ol
C.通过电解制和选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合成甲醇反应的焓变
D.以为原料合成甲醇,同时生成,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2022-11-27更新 | 947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