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将石油分馏产物中长链烃的裂解产物进行分离,就可以得到合成纤维工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等重要的短链烃化工原料。
(1)已知:正丁烷和异丁烷之间转化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正丁烷气体转化成异丁烷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的键能分别为:
反应1:   
反应2:   
①裂解反应1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②裂解反应2的正反应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逆反应活化能。
(3)向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正丁烷,发生反应1和反应2,测得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随着温度升高,三种不同压强下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趋向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
(4)温度T°C下,向2L密闭容器中投入正丁烷,同时发生反应1和反应2.6min达到平衡,测得部分物质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51MPa。

                                   图3
①0~6min内,利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7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缩小容器的体积             B.降低温度             C.增大正丁烷的浓度             D.加入催化剂
③温度T°C下,反应2的分压平衡常数___________MPa。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2 . 将转化为等燃料有助于降低大气中浓度,还能获得乙醇等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2CO2(g)+2H2O(g)⇌2C2H4(g)+3O2(g) K1 ΔH1=+1323kJ/mol
Ⅱ.CO2(g)+H2(g)⇌CO(g)+H2O(g) K2 ΔH2=+41kJ/mol
Ⅲ.C2H4(g)+H2O(g)⇌C2H5OH(g) K3 ΔH3=-45.5kJ/mol
反应2CO(g)+5H2O(g)⇌2C2H5OH(g)+3O2(g)+2H2(g)的___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表示)。
(2)将5mol和20mol通入起始压强为p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Ⅳ:CO2(g)+4H2(g)⇌CH4(g)+2H2O(g) K4 ΔH4=-165kJ/mol(主反应)和反应Ⅱ(副反应),平衡时容器中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为了提高的产率,理论上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低”或“高”,后同)温___________压。
②800K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500K时,若只发生反应Ⅳ,下列说法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消耗1mol的同时生成2mol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3)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用双催化剂协同催化合成的路径。先利用催化剂将转化为*CO(*表示吸附态)和游离态的CO,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形成,该过程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该过程的决速步骤是___________(用“→”表示含碳物质间的转化)。
②游离态CO的自由能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CO的自由能。
2024-06-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烷的反应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Ⅰ.   
Ⅱ.   
反应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2)以Ni作催化剂,可选择为载体。在密闭容器中,控制、加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载体,发生反应Ⅰ、Ⅱ,的转化率及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低温活性最高的催化剂载体是_______
②在图中所示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研究表明,当温度升至600℃以上,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时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525℃下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80%,的转化率为57.5%,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反应Ⅰ用摩尔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计算式,用摩尔分数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物质i的摩尔分数)。
(3)若反应物中混入,会导致Ni催化剂失活。原因是吸附在Ni活性位点,阻止了的反应。在Ni催化剂中添加Mn和Zn助剂,可避免Ni催化剂失活,其机理可能是_______
2024-05-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4 . CO2资源化利用备受关注,研究CO2资源化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已知: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H1=+41.2kJ/mol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   H2=-122.5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H=___________kJ/mol。
(2)将4molCO、6molH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控制适当条件使其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测得CO的某种平衡量值(x)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x表示___________(填“体积分数”或“转化率”),为了提高反应速率的同时能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H2的浓度
②若p1=6MPa,B点表示反应从开始进行到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则v(H2)=___________MPa·min-1,Kp=___________MPa-4(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若对D点状态的反应同时进行降温、缩小体积的操作,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___________点。
(3)在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xmolCO2和ymolH2,发生上述反应Ⅰ和Ⅱ。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O的选择性(CO的选择性=×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T℃达到平衡时,反应Ⅱ理论上消耗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②合成二甲醚的适宜温度为260℃,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烷和乙炔(CH≡CH)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已知:①


写出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制备合成气(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用甲烷在高温下气相裂解制取乙炔和氢气,其反应原理为 。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的对数与温度(K)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温度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
℃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进行上述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若改变温度至℃,10s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测得,则该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_(填“>”或“<”)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乙炔)和2molHCl发生反应: 。测得反应物(或HCl)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M点时,___________(填“>”“<”或“=”)
②15min时仅改变了一个外界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③0~10min内氯乙烯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乙炔和氯化氢,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乙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S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则S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6-高中化学
6 . 作为碳源加氢是能源再生的有效方法,利用加氢生产甲醇是有前景的可再生路线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的燃烧热分别为
_____,反应①的活化能(正)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
②若分别表示反应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则的平衡常数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Ⅰ、反应Ⅱ,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压强一定时,的平衡转化率呈现如图变化趋势的原因为_____

(3)某温度下,初始压强为,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Ⅰ、反应Ⅱ,反应经达到平衡,平衡时的转化率是,体系内剩余
①用单位时间内氢气的压强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MPa∙min-1
②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
2024-04-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7 . 碳达峰、碳中和是现在需要继续完成的环保任务,的综合利用成为热点研究对象,作为碳源加氢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法,加氢可以合成甲醇,提出“甲醇经济”概念,认为甲醇会在不久的将来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加氢生产甲醇是有希望的可再生路线之一,该过程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1)①相关键能如下表,则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正)_______(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化学键

键能

436

1071

464

803

②已知的正反应速率(k为正反应的速率常数),某温度时测得数据如下:


1

0.02

0.01

2

0.02

0.02

a

则此温度下,表中______
(2)据文献报道,基纳米材料作为高性能催化剂可将电还原为高能量密度的,不同催化剂对生成的法拉第效率与电极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法拉第效率是指实际生成物和理论生成物的百分比),为了保证生成甲醇的法拉第效率,最合适的电势及最佳催化剂是_______

(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I、Ⅱ,达平衡时的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判断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解释压强一定时,的平衡转化率呈现如图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某温度下,初始压强为,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I、Ⅱ,平衡时的转化率是,体系内剩余,则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体系内甲醇的平衡分压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2024-04-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8 .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因此,诸多科学家都在大力研究利用CO2和CO以减少碳的排放。
(1)“神十三”中航天员们呼吸产生的CO2用一种循环方案处理,即CO2(g)+2H2(g)C(s)+2H2O(g)        △H,然后电解水又得氢气和氧气。在温度为T,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2:1通入H2和CO2,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某一条件时,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b所示。

①能说明容器中的反应均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C.H2(g)与C(s)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v(H2)=v(H2O)
②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2)CO2经催化加氢可以生成低碳有机物,主要有以下反应: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H=-49.6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22.6kJ•mol-1
①反应Ⅱ的活化能Ea(正)_______Ea(逆)(填“>”“<”或“=”)。
②在T1温度下,将3molCO2和7molH2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Ⅱ,达到平衡状态时CH3OH(g)和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0.5mol。则T1温度时同时发生反应Ⅰ和Ⅱ,其中平衡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写出CH3OH(g)转化为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写出反应Ⅱ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
2024-04-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1)Ⅰ.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___________

Ⅱ.在一定温度、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CO与转化为,相关反应如下:


(2)则反应I:___________
(3)合成氨工厂以“水煤气”和为原料,采用两段间接换热式绝热反应器,由进气口充入一定量含CO、的混合气体,在反应器A进行合成氨,其催化剂Ⅲ铁触媒,在500℃活性最大,反应器B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装置如图2。

①温度比较:气流a___________气流b(填“>”“<”或“=”)。

②气体流速一定,经由催化剂Ⅰ到催化剂Ⅱ,原料转化率有提升,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合成氨是目前自然固氮最重要的途径

B.利用焦炭与水蒸气高温制备水煤气时,适当加快通入水蒸气流速,有利于水煤气生成

C.体系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催化剂失活,用热交换器将原料气可预热并使反应体系冷却

D.终端出口2得到的气体,通过液化可分离出


(4)LiH-3d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也可用于催化合成氨,已知先被吸附发生反应,紧接着被吸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0 . 用甲烷制高纯氢气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CH4(g)⇌C(s)+2H2(g)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过程为_______

(2)工业上常利用甲烷与水蒸气重整制氢,涉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Ⅰ.CH4(g)+H2O(g)⇌CO(g)+3H2(g) △H1=+206kJ/mol
Ⅱ.CO(g)+H2O(g)⇌CO2 (g)+H2(g) △H1=-41kJ/mol
①总反应:CH4(g)+2H2O(g)⇌CO2(g)+4H2(g)   △H=_______kJ/mol。
②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一条)。
③已知83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CO(g)与8molH2O(g)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④在常压、600℃条件下,甲烷与水蒸气制备氢气的总反应中H2平衡产率为82%。若加入适量生石灰后H2的产率可提高到9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
(3)利用甲烷与CO2重整制氢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Ⅲ.CH4(g)+CO2(g)⇌2CO(g)+2H2(g) △H3>0(主反应)
Ⅳ.H2(g)+CO2(g)⇌H2O(g)+CO(g) △H4>0(副反应)
①在恒压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g)和CO2(g)发生重整反应时,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则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曲线_______(填“A”或“B”)。

②在一刚性密闭容器中,CH4(g)和CO2(g)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忽略副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1.8倍,则该反应的Kp=_______kPa2(列出计算式即可)。
(4)科学家研究将CH4(g)、H2O(g)与CH4(g)、CO2(g)联合重整制备氢气,发生反应Ⅰ和Ⅲ.常压下,将CH4(g)、H2O(g)和CO2(g)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测得体系中变化如图3所示。

①已知700℃、NiO催化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O2可增加H2产率,此条件下还原性CO_______H2(填“>”、“<”或“=”)。
②随着温度升高变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2024-03-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校级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