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苯甲酸乙酯可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中,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原理为:

+C2H5OH+H2O

已知:.分水器可以储存冷凝管冷凝的液体,当液面达到支管口时上层液体可回流到反应器中,通过下端活塞可以将密度较大的下层液体排放出去。
.“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一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颜色、状态沸点()密度()溶解性
苯甲酸无色晶体249(升华)1.27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212.61.05微溶于热水,与乙醇、乙醚混溶
乙醇无色液体78.30.79与水互溶
环己烷无色液体80.80.73不溶于水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X中加入12.20g苯甲酸、20mL环己烷、5mL浓硫酸和少许碎瓷片,并通过分液漏斗加入60mL(过量)乙醇;
②控制温度在加热回流2h,期间不时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
③反应结束后,将X内反应液依次用水、饱和溶液、水洗涤。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经碳酸氢钠处理后用适量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
④向③中所得有机层中加入氯化钙,蒸馏,接收的馏分,得到产品12.0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冷凝管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a”或“b”)。
(3)“加热回流”时,装置宜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判断反应完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使用分水器能提高酯的产率,原因是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
(5)若步骤③加入的饱和溶液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本实验得到的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4-05-1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判断强酸和弱酸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可以确定是弱酸,无法判断是否为弱酸
B判断反应物的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溶液中加入溶液,达到平衡,再加入溶液,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验证的氧化性向黄绿色的氯水中加入溶液,溶液黄绿色褪去有强氧化性
D验证菠菜中含有铁元素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菠菜中不含铁元素
A.AB.BC.CD.D
2023-04-01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三)化学试题
3 . 1.氮的氧化物应用很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从可通过电解或臭氧氧化的方法制备.电解装置如图1所示隔膜用于阻止水分子通过,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已知:

则反应______
(2)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某温度下测得恒容密闭容器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设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为,第时体系压强为p,则p:______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从之间存在反应将一定量的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的起始压强为108kPa,列式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由图推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说明理由______,若要提高转化率,除改变反应温度外,其他措施有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对于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其中,是与反应及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一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与平衡常数的关系是______,在图标出的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4 . NOx、SO2、CO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及利用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l)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将体积比为l: 1 的NO2和SO2气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每消耗1 molSO2的同时生成1 mol NO d.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2)燃煤锅炉将排放大量SO2,污染大气造成公害,常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消除燃煤SO2的污染。使排放的烟气通过足量的浓氨水洗涤,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在煤中加适量生石灰,使SO2与生石灰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工业处理CO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H2O(g)+ CO(g)H2(g)+CO2(g)△H<0来制备氢气。已知在恒容体系内发生此反应,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若起始时c(CO)= l mol/L,c(H2O)= 2 mol/L。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该温度下,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O的浓度为1.6 mol/L ,则此时该反应v(正)___v(逆)(填“>”“<”或“=”);若在平衡建立之后,向体系内通入一定量的Ar, H2的平衡产率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 上述反应生成的H2与CO2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来合成CH3OH,装置如图所示:


若A为CO2, B为H2, C 为CH3OH,则通入CO2的一极为_____极;
若A改为SO2, B为O2, C 为H2SO4,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4)已知在催化转化装置内,汽车尾气中的NO、CO能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 △H=-746.8KJ/mol, 利用传感器记录某温度下上述反应的进程,测量所得数据如图。已知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8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2017-05-24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高三5月冲刺联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