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在一定条件下,aA+bBcC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bc的关系是:_____
(2)已知A为固体、B为无色气体、C是有色气体,且(ab)=c,在加压时,平衡向____方向移动,气体的颜色将___(填“加深”或“变浅”或“不变”)。
(3)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___热反应。
2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mA(g) n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m 小于n
3 . 在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 H<0,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的百分含量如图中实线所示,若要使图中实线变为虚线,则改变的条件为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使用适当催化剂D.移走容器中的D
4 .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H2的百分含量,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
2020-08-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5 . 反应A(g) + 3B(g) 2C(g);Δ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下图中的
A.B.
C.D.
2020-04-14更新 | 16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其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
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
2019-11-06更新 | 2232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集美中学2020届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X、Y、Z是三种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其变化符合下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g) +3Y(g) 2Z(g)   H= -(E2-E1)kJ
B.若图Ⅲ中甲表示压强,乙表示Z的含量,则其变化符合图Ⅲ中曲线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533,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Y的转化率降低
D.图Ⅱ中曲线b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是没有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2019-11-28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8 . 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0.5 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0.3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m+n>p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转化率增大了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9 .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在一定压强下,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2SO2(g)+O2(g)2SO3(g)的H<0
B.在D点时v(正)<v(逆)
C.若B、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C,则KB>KC
D.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
10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错误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2016-12-06更新 | 19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4-2015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