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对应的微粒最稳定
B.R点微粒氧化性最强
C.由N点到M点的焓变为60kJ·mol-1
D.P点微粒发生歧化反应转化为N点和Q点微粒属于自发过程
2020-03-18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3 . (1)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序号A溶液B溶液
I20mL 0.1mol/L H2C2O4溶液30mL 0.01mol/L KMnO4溶液
II20mL 0.2mo/L H2C2O4溶液30mL 0.01mol/L KMnO4溶液

①该实验探究的是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②若实验I在2min末收集了4.48m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min末,c(MnO)=___mol·L-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50mL)。
③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④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变化如图乙,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
(2)①在汽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实现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0。则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___下能自发进行。
②在某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入NO、CO各0.4mol进行反应,测得NO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5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第6min继续加入0.2mol NO、0.2mol CO、0.2mol CO2和0.3mol N2,请在图1中画出到9min末反应达到平衡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

2020-09-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B.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由PbO2 +4HCl(浓)= PbCl2 + Cl2↑+2H2O 可确定氧化性:PbO2>Cl2
D.常温下,用蒸馏水不断稀释醋酸,溶液中c(CH3COO)/c(CH3COOH)的值不变
5 . 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
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
0.102.00.0104.025
0.202.00.0104.025
0.202.00.0104.050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
(3)已知50 ℃时c(MnO4)~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画出25 ℃时c(MnO4)~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_____

(4)在25 ℃、101 kPa时,1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5.0kJ,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______(填“熵增”或“熵减”)的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ΔH=-(E1-E2) kJ· 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D.由2 mol A(g)和4 mol B(g)形成4 mol A—B键吸收E2 kJ能量
2018-11-0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