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
I.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经过煮沸、冷却后再使用。向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Fe2+稳定性的因素
(1)配制0.8 mol/L的FeSO4溶液(pH=4.5)和0.8 mol/L的(NH4)2Fe(SO4)2溶液(pH=4.0),各取2 mL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2滴0.01mol/L的KSCN溶液,15min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 pH7.62.7
完全沉淀 pH9.6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讨论影响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3种假设:
假设1:其他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2: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范围内,溶液 pH越小Fe2+稳定性越好。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G为灵敏电流计),滴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分别控制溶液A(0.2 mol/L NaCl)和溶液B(0.1mol/L FeSO4)为不同的 pH,观察记录电流计读数,对假设2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A 0.2mol/LNaClB 0.1mol/LFeSO4电流计读数
实验1pH=1pH=58.4
实验2pH=1pH=16.5
实验3pH=6pH=57.8
实验4pH=6pH=15.5

【资料2】原电池装置中,其他条件相同时,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该原电池的电流越大。
【资料3】常温下,0.1mol/LpH=1的FeSO4溶液比pH=5的FeSO4溶液稳定性更好。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资料信息,经小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U型管中左池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1和2(或3和4),在一定pH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③对比实验__________ 还可得出在一定 pH范围内,溶液酸碱性变化是对O2氧化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④对【资料3】实验事实的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02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届高三3月综合练习化学试题
2 . 完成下列问题。
(1)室温下,甲同学取相同体积的溶液混合,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12345
从混合到出现棕黄色时间13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乙同学用替代进行上述实验,未观察到溶液变为棕黄色,推测原因是酸性对氧化性有影响,乙同学提出猜测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其他条件相同时,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查阅资料:原电池中负极反应一定时,正极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两极之间电压越高。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下表实验1~4,记录数据。
序号溶液电压表读数
1溶液、3滴稀
2溶液、3滴浓
3溶液、3滴稀
4溶液、3滴浓


①实验1和2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由实验1和2可知,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③测得,说明酸性对的氧化性几乎无影响,解释原因:_______
实验结论:若氧化剂被还原时有参加反应,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若氧化剂被还原时没有参加反应,酸性对氧化剂的氧化性几乎没有影响。
迁移拓展:综合上述探究结果,丙同学进一步提出猜想,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剂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3)结合乙同学的实验2,丙同学补充进行实验5,验证猜想成立,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序号溶液a电压表读数
5_______
猜想成立的依据是:_______
2024-03-24更新 | 6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3 . 海洋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得到重视。如从海藻灰中可得到NaI溶液。
(1)以NaI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和操作,可得到粗碘,进一步提纯粗碘时,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以空气氧化NaI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编号pH = a现象
I34分钟左右,溶液呈黄色
760分钟左右,溶液呈浅黄色
810小时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
1010小时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①用CCl4萃取反应后I、II、III、IV 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均为无色,取萃取后的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I、Ⅱ的溶液变蓝色;III的溶液蓝色不明显、Ⅳ的溶液未变蓝。
i.写出实验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I2易溶于Na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Ⅰ、II的萃取现象:

用CCl4萃取Ⅰ、II反应后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颜色均无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②查阅资料:pH <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pH≥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某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 = 10的条件下实验Ⅳ确实可以发生I能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试剂1是___________;试剂2是 ___________
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30 min )。
③综合实验现象。说明I被空气氧化的影响因素及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
(3)测定NaI溶液中I含量。
量取25.00 mL,NaI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少量稀H2SO4和稍过量的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升华,取下锥形瓶冷却后,用c mol· L-1酸性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平均每次消耗KMnO4溶液VmL(已知反应:2Fe3+ +2I=2Fe2++ I2 、5Fe2+++8H+=5Fe3++Mn2+ +4H2O)。
①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时,现象为___________
②根据滴定有关数据,该NaI溶液中I含量是 ___________g·L-1
2021-04-24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4 . 1841年美国学者Fremy首次合成了,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氧化剂”。某小组拟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4g,的溶解度为11.1g。
实验(一)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进行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实验(二)探究性质及应用。
取10g草酸溶于40mL水中,加入粉末,充分混合,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黑色固体。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经测定所得气体中还含有
(3)实验完毕后,将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当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净增bg,当等于___________(用最简分数比表示)时,黑色固体为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一定浓度的稳定性(用浓度表示)与pH关系如图,其消毒效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根据稳定性与pH关系图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可知,溶液呈紫红色,为探究的电位相对大小,设计如下方案。(已知:电位一般指“电势”,用“”表示。氧化剂的电位是衡量其氧化性强度主要参数,电位越高,对应2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案1:在溶液中加过量的粉末,溶液呈紫红色。
方案2:如图所示,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

方案___________(填“1”或“2”)能证明,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1年美国学者Fremy首次合成了,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氧化剂”。某小组拟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4g,的溶解度为11.1g。
实验(一)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实验(二)探究性质及应用。
取10g草酸溶于40mL水中,加入粉末,充分混合,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黑色固体,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经测定所得气体中还含有
(5)实验完毕后,将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
   
当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净增bg,当等于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时,黑色固体为
(6)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一定浓度的稳定性(用浓度表示)与pH关系如左图,其消毒效率与温度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根据左图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7)查阅资料可知,溶液呈紫红色,为探究的电位相对大小,设计如下方案。(已知:电位一般指“电势”,用“”表示。氧化剂的电位是衡量其氧化性强度主要参数,电位越高,对应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案1:在溶液中加过量的粉末,溶液呈紫红色。
方案2:如图所示,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
   
实验___________(填“1”或“2”)能证明
2023-07-22更新 | 4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中的反应。
实验试剂现象
试管滴管
0.1 mol/L 溶液()0.1 mol/L 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1)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黑色沉淀中可能含有或Ag,设计实验验证。
已知:ⅰ.浓硝酸能将转化为
ⅱ.能溶解在浓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而和Ag均不能。
①设计并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证实黑色沉淀中含有

试剂1和试剂2分别是______________。现象1和现象2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证实黑色沉淀中不含有,将实验操作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步骤ⅰ取少量银氨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ⅱ取少量洗涤后的黑色沉淀,______________
③经检验,黑色沉淀不含有Ag。
(2)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氧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测得电压为。对溶液中氧化的物质进行推测。
假设1:0.1 mol/L 溶液中的氧化了
假设2:0.1 mol/L 溶液中的氧化了
利用图2装置继续探究(已知:该装置中的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①将0.1 mol/L 溶液替换为_______溶液,记录电压为
②上述实验证实了氧化的物质中一定包含,其证据是_______
2023-02-1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1实验方案设计
7 . 叠氮化钠()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常用于汽车安全防护袋的气源,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立即自动充气。实验室模拟尿素法制备水合肼()并利用其进一步反应制取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成
②一定条件下,碱性NaClO溶液与尿素溶液反应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2)写出反应器1中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反应器2中加入无水乙醚的作用是 _______
(4)已知亚硝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反应器2中生成。若生成39g ,则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5)反应器1要控制NaClO溶液的用量,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6)某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双极膜是阴、阳复合膜,层间的解离成并可分别通过阴、阳膜定向移动。

①双极膜中产生的_______(填“”或“”)移向多孔铂电极。
②石墨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2-05-19更新 | 4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K=6.3×10-21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D中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 0.5 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Fe(C2O4)3]3-___________Fe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122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研究SCN-分别与Cu2+和Fe3+的反应。
实验中:c(KSCN)=0.1mol/L;c[Fe2(SO4)3]=0.025mol/L;c(CuSO4)=0.05mol/L。
I.KSCN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如图:

资料:①Cu2+可与SCN-反应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
②(SCN)2也称为“拟卤素”,在水溶液中呈黄色;(S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可与水、碱等发生反应。
(1)a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a→b中试管内溶液pH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
(3)b→c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
II.同学们根据相同条件下氧化性:Fe3+>Cu2+,预测Fe3+与SCN也可发生类似a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4)向Fe2(SO4)3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____,表明发生了反应:Fe3++3SCN-Fe(SCN)3
(5)基于(4)继续实验:用Fe2(SO4)3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6)查阅资料并讨论后得出:溶液中离子在反应时所表现的氧化性强弱与相应还原产物的价态和状态有关。由此分析a中反应发生的原因:生成CuSCN沉淀使Cu2+的氧化性增强,并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补充的实验是____
(7)取(4)中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沉淀量逐渐增多。该实验结果与(5)中实验结果不一致,解释原因:____
(8)为进一步证实(7)中的解释,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其操作及现象是____
2022-05-05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示意图序号温度试剂A现象
0°C0.5 mol∙L1稀硫酸4 min 左右出现蓝色
20°C1 min 左右出现蓝色
20°C0.1 mol∙L1稀硫酸15 min 左右出现蓝色
20°C蒸馏水30 min 左右出现蓝色
(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 A 应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 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 pH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查阅资料:
i.pH<11.7 时,I-能被O2 氧化为 I2
ii.pH= 9.28 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 +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 4 支试管在装有 O2 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序号
试管中溶液的 pH891011
放置 10 小时后的现象出现蓝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 pH=10 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 I-被 O2 氧化为 I2 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试剂1______________。 试剂2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序号温度试剂现象
⑨敞口试管水浴
70°C
5 mL 1 mol∙L1 KI 溶液
5 mL 0.5 mol∙L1 稀硫酸
20 min 内仍保持无色,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⑩密闭试管溶液迅速出现黄色,且黄色逐渐加深,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 1。
假设 1:_______________
假设 2:45°C 以上 I2 易升华,70°C 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7)针对假设 2 有两种不同观点。你若认为假设 2 成立,请推测试管⑨中“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出现蓝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你若认为假设 2 不成立,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________
2020-05-02更新 | 5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模拟试题02-2020年北京新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