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2022年,冬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冬投产号”电池产能和发电量为一粒电池,并为电池连续生产,电池电量和产量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常生产。的罐体,电池结构如不同所示,该电池的法拉第一次效率为60% 。(法拉第一次效率=mnF/(It) ,m——生成物物质的量,n——生成一个转移的电子数,F ——法线数字即是摩尔电子的第一个时间,我为电流,t )下面是正确的
A.电池的工作原理为Fe 2+ +Cr 3+Fe3+ +Cr 2+
B.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为水果交换膜
C.有10mol离子通过交换膜时,可制备6g绿氢
D.相对于锂电,铁铬液流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
2022-05-01更新 | 381次组卷 | 2卷引用:化学-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
2 . 盐酸羟胺()是一种无机物,可用作合成抗癌药,其化学性质类似。工业上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Pt电极为阳极
B.图2中,A为,B为
C.每制取0.1mol,有3.36L(标准状况)参与反应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溶液的pH下降
2022-10-2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1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10-11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3 . I.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装置如下:
(1)实验一:实验探究电极的构成〈甲图〉

①A、B两极均选用石墨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②A、B两极均选用铜片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③ 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④ A极用锌片,B极用石墨,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溶液的构成〈甲图,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
①液体采用无水乙醇,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②改用硫酸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B极上有气体产生。
结论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对比实验,探究乙图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将锌、铜两电极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明显现象,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对该同学的实验,同学乙提出了如下疑问,请你帮助解决。
(2)在甲图装置中,若A 为镁片,B为铝片,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流计的指针应向_______偏转。
(3)一根金属丝两端分别放在图乙的两个烧杯之中,电流计指针_______(填“能”或“不能”)偏转。
II.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
(5)当电路中转移0.01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______g。
2016-12-09更新 | 8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013·广东揭阳·三模
4 . 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正确的是
A.X和Y与电流表连接,电子由Cu极流向Zn极
B.X和Y与电流表连接,将Zn换成Fe测得电流更大
C.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质量减轻
D.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Zn极质量减轻
2016-12-09更新 | 8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届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5 . 盐酸羟胺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和显像剂,其化学性质与类似。工业上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含Fe的催化电极作负极
B.图2中,M为,N为
C.电池工作时,每消耗(标准状况),左室溶液质量增加3.3g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溶液的减小、负极区溶液的增大
2022-05-31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校际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6 . 我国科学家采用如图电化学装置实现H2O2的绿色化制取,已知H2O2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2H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B.理论上消耗的H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制备过程中OH-和HO通过Y膜进入多孔固体电解质中
D.电极上的催化剂可使电子加速通过固体电解质
2022-05-08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模拟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7 . 盐酸羟胺(NH3OHCl)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和显像剂,其化学性质类似NH4Cl。工业上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Pt电极是正极
B.图2中,A为H+和e-,B为NH3OH+
C.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NO(标准状况下),左室溶液质量增加3.3g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区溶液的pH均下降
8 . 为实现碳回收,我国科学家设计的用电化学法还原CO2制备草酸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分别为电源的负极、正极
B.电解装置左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2+2e-=C2O
C.为增强溶液导电性,左池中可加入少量Na2C2O4溶液
D.右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
2022-03-2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化学预测卷(八)
9 . 合成氨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1)传统工业合成法:反应为N2(g)+3H2(g)2NH3(g) ∆H。科学家研究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反应步骤与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微粒用*标注,省略了反应过程中部分微粒)。

①N2的电子式是___
②写出步骤b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由图象可知合成氨反应的∆H__0(填“>”、“<”或“=”)。
④工业生产中,除了温度采用400℃—500℃外,促进该反应正向进行的措施是(至少两点)___
(2)电化学制备方法:目前科学家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研究室温下合成氨并取得初步成果,示意图如图:

①氢化酶区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②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___(填“向左”或“向右”)。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该装置可以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极a是燃料电池的负极
C.该方法相较于传统工业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2021-08-17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10 .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开发锂离子电池的科学家。某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反应方程式为Li1-xCoO2+LixC6LiCoO2+C6(x<1)。以该锂离子电池为电源、苯乙酮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的装置如图所示(苯甲酸盐溶液酸化后可以析出苯甲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Li+向a极移动
B.电池充电时,b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V+xLi+
C.生成苯甲酸盐的反应为+3IO- +CHI3+2OH-
D.M为阴离子交换膜
2022-02-0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