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uSO4与Na2SO3反应后的产物,做如下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Cu2O为砖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②Cu2SO3为黄色固体,不溶于水;
③[Cu(SO3)2]3-为无色配合离子、[Cu(NH3)2]+为无色配合离子、[Cu(NH3)4]2+为深蓝色配合离子。
【实验探究】
实验1:①向2mL0.2molL-1的CuSO4溶液中滴加0.2molL-1的Na2SO3溶液,开始出现黄色沉淀,但无气体产生。
②继续加入Na2SO3溶液,最终沉淀消失。经检验,溶液中生成[Cu(SO3)2]3-离子。
实验2:向90℃ 2mL0.2molL-1的CuSO4溶液中滴加0.2molL-1的Na2SO3溶液,直接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3:向2mL0.2molL-1的Na2SO3溶液中滴加0.2molL-1的CuSO4溶液,开始阶段有蓝色沉淀出现。
(1)S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N、O、S三种元素原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某同学认为实验1黄色沉淀中有少量Cu(OH)2,该同学认为是CuSO4、Na2SO3相互促进水解产生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生成Cu(OH)2沉淀的过程:_______
(3)经检验,实验2所得溶液中有大量生成。该实验中Cu2+表现_______性,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探究CuSO4与Na2SO3的反应。该装置中左侧烧杯中的石墨电极做_______(填“正”或“负”)极,右侧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设计实验检验右侧烧杯中生成的阴离子,写出具体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2022-10-2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二)全国卷化学试题
2 . 由A、B、C、D四种金属按表中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与现象
装置
现象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
A.装置甲中的B金属是原电池的负极B.装置乙中的C金属是原电池的阳极
C.装置丙中的D金属是原电池的正极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D>A>B>C
3 .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Co2O3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性:Cl2<Co2O3
B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镁表面有气泡金属活动性:Al>Mg
C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X可能是浓盐酸
D将10mL2mol/L的KI溶液与1mL1mol/L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KI与FeCl3的反应具有可逆性
A.AB.BC.CD.D
4 .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兴趣小组利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等仪器对原电池进行实验探究。
I.能量变化探究
实验操作数据及图象现象与结论
将60mL1mol/LCuSO4溶液置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g镁粉(1)反应过程中,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能;
将60mL1mol/LCuSO4溶液置于100mL烧杯中,平行插入铜片和镁片,与电流传感器形成闭合回路(2)体系温度变化很小,原因是 ;反应过程中,镁片和铜片的质量变化分别为:                  
将上表的现象和结论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II.原电池电压影响因素的测定
如图所示,在培养皿中进行微型实验,用浸有饱和KNO3溶液的滤纸充当盐桥,在滤纸间隔位置放置金属片,并滴三滴相应溶液,用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探头分别与不同的金属表面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测定电压。

(3)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操作X应在__________(填字母)之间。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4)以上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活泼到不活泼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条件下,连接不同金属片时所得数据见下表,表中Y极代表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预测表中Ag和Zn相连接时,测得电压的数值a可能的范围为____________;Fe和Mg相连接时,Z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Y极Z极测得电压/V
AgFe1.009
AgZna
AgMg2.114
FeZn0.473
FeMg1.111
ZnMg0.636
2020-10-2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5 .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Co2O3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性:Cl2>Co2O3
B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镁表面有气泡金属活动性:Al>Mg
C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非金属性:Cl>C
D将10 mL 2 mol/L的KI溶液与1 mL 1 mol/L 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KI与FeCl3的反应具有可逆性
A.AB.BC.CD.D
2020-09-05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盐酸羟胺()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工业上采用如图1所示方法利用NO制备盐酸羟胺,图2是用图1的电池处理含Cl-的酸性废水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电解池工作时a电极应与Pt电极相连
B.处理1mol,电路中转移5mole-
C.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 L(标准状况下)NO,左室溶液质量增加3.3g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区溶液的pH均下降
7 . CO2的资源化利用和转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325℃时,水在锰粉表面产生的H2可将CO2转化成甲酸,同时生成MnO。
①由H2O、Mn、CO2制备甲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直接将H2和CO2混合,在325℃条件下难以生成甲酸,而在锰粉表面可以较快生成甲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由CO2和H2制备甲醇(CH3OH)的反应原理如下:
反应I.       (a>0)
反应I.       (b>0)
反应Ⅲ.       H3
恒压下将CO2和H2按体积比1∶3混合,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和反应Ⅲ,在相同的时间段内CH3OH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CH3OH的选择性=

①△H3=_________ kJ∙mol-1,据此判断反应Ⅲ在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②在上述条件下,结合图像分析,合成甲醇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最佳催化剂是________
③温度高于230℃,使用CZT催化剂时CH3OH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模拟在碱性环境中电催化还原CO2制乙烯(X、Y均为新型电极材料,可减少CO2和碱发生副反应)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b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X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钠电池具有价格优势,且综合性能也明显优于铅酸蓄电池,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负极的电极反应为,目前常以单晶纳米线、橄榄石型等材料为正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
B.充电时,向电极A移动
C.单晶纳米线作电极材料的优点在于比表面积大
D.橄榄石型可利用金属钠与的水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制备
2024-04-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一模仿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9 . 图1为浓差电池,图2为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用浓差电池为电源完成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a应与Ag(II)相连
B.电渗析装置中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电渗析过程中左、右室中H2SO4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
D.电池从开始到停止放电,理论上可制备2.4gNaH2PO4
10 . 浓差电池是一种利用电解质溶液浓度差产生电势差而形成的电池。理论上当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停止放电。图1为浓差电池,图2为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用浓差电池作电源完成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a应与Ag(II)相连
B.电渗析装置中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C.电池从开始到停止放电,理论上可制备2.4gNaH2PO4
D.电渗析过程中左、右室中H2SO4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
2024-02-2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