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硫氰化钾(KSCN)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但会污染环境。预测浓硝酸能与KSCN反应以消除污染,现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能被氧化为黄色的可聚合为红色的
【实验一】
取2 mL浓硝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5滴的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突然剧烈反应,红色退去,放出大量红棕色气体。
(1)向浓硝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预测剧烈反应后含硫产物可能是______
【实验二】
将实验一放出的气体通入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过滤、洗涤后的白色沉淀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
(2)该实验证实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SO2,证据是______,白色沉淀为______
【实验三】
(3)另取少量实验一最终所得溶液,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
(4)经检验实验一放出的红棕色气体中含NO2,但NO2不一定是的氧化产物,理由是______
【实验四】
(5)某同学向待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浓硝酸,最终未得红色溶液,由此得出结论:待测液中不含
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 . 某小组分别进行如下3组实验研究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实验试剂现象
1滴溶液溶液迅速变绿,未见白色沉淀生成;
静置2小时后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
先加入5滴溶液,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未见白色沉淀生成
先加入5滴溶液,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同时迅速生成白色沉淀,振荡后红色消失
已知:水溶液中,为白色沉淀,呈黄色。被称为“拟卤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B.由①可推知:①中生成配合物反应的反应速率大于氧化还原反应的
C.由②③可推知,结合的能力:
D.由①③可推知:促进了转化为
3 . Ⅰ.探究NH3的某些性质,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连接后,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开始实验。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酚酞试纸___________,挤压装置B中胶头滴管里的浓硝酸,有白烟产生,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2)装置D中固体变红,若将D的CuO换成BaCu3O4,则与原来相比,产物多了Ba(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Ⅱ.探究一氧化氮能否被Na2O2完全吸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如图二(加热装置省略):
   
查阅资料所知:①2NO+Na2O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NO
(3)三颈烧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B瓶内装一种纯净物,该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若反应过程NO2被KMnO4吸收,还原产物为 Mn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07-1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探究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中的水可除去和硝酸蒸气B.当④中红棕色气体消失时,再点燃酒精灯
C.因反应生成,故无需尾气处理D.④中红色固体变黑说明能氧化
2023-07-06更新 | 71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再加入锌粒,溶液颜色加深;最终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褪色。已知为棕色,下列关于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颜色变化解释
A溶液呈浅棕色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B溶液颜色加深发生了反应:
C紫黑色晶体消失()的消耗使溶解平衡右移
D溶液褪色与有色物质发生了置换反应
A.AB.BC.CD.D
2023-06-13更新 | 8516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检测(三模)化学试题
6 . 利用软锰矿和浓盐酸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如下:

(1)装置A为___________(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E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3)某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任务】探究常温下饱和NaCl溶液抑制溶解的原因。
【理论分析】存在反应:       反应1
【提出猜想】猜想a:可抑制溶解。
猜想b:可抑制溶解。
【实验验证】
实验1       测定在不同浓度、HCl溶液中的溶解度
实验浓度/mol/L
溶解度/mol/L
物质
0.10.20.51.03.05.0
--0.06270.05680.04350.0407
HCl0.06340.06190.06300.06650.08240.1004
实验ⅰ的结果符合猜想a,实验ⅱ的结果说明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在水中的溶解度。
【交流讨论】查阅资料:       反应2
①饱和氯水中___________,此时的溶解主要受反应1影响。
②在HCl溶液中,时,溶解起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时,随着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2       测定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NaCl浓度0.51.03.05.0
溶解度0.06580.05800.04160.0360
③综合以上数据,对溶解的抑制效果:___________(填“>”或“<”),证据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④常温下饱和NaCl溶液抑制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 . 探究铜与硝酸反应的生成时的硝酸浓度。如图所示,先通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将铜丝伸入溶液中,当A中气体变为无色时,上提铜丝,再将B中溶液稀释至,取,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忽略硝酸的挥发、分解及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盛有溶液的洗气瓶进行尾气吸收
B.铜与硝酸反应主要生成时的硝酸浓度不大于
C.若不通,可能导致所得实验结果偏高
D.若通过直接滴定A中剩余酸的量(掩蔽掉的干扰)进行求算,所得实验结果偏低
2023-04-29更新 | 107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 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Mg与水反应时,Mg表面会覆盖致密的导致反应较缓慢。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部分离子对Mg与水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I.验证对Mg与水反应的促进作用
实验序号abcd
0.1 mol·L盐溶液NaCl
30 min内产生气体的体积/mL1.50.7<0.11.4
气体的主要成分
30 min时镁条表面情况大量固体附着(固体可溶于盐酸)
(1)某同学认为根据上表能够说明对Mg与水的反应起促进作用,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
(2)实验b、d镁条表面附着固体中还检验出碱式碳酸镁,写出Mg与溶液反应生成该固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实验a~d可以得出结论:都能与作用而加快Mg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两点)。
II.室温下,探究对Mg与水反应的影响
该小组用Mg与NaCl溶液反应,实验发现当浓度过低或过高时,反应速率没有变化,当浓度为2 mol·L时,Mg与水反应较快,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生成白色固体,最终溶液pH约为10.98。
(4)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含有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100℃)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两种气体,写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检验镁条表面生成的白色固体含有碱式氯化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饱和溶液的______,试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实验得到最终溶液的pH大于该值的原因:___________(已知)。
2023-02-16更新 | 617次组卷 | 5卷引用:T12-实验综合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