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为干燥的红色试纸,b为湿润的红色试纸。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I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V的作用是_______
(3)若产生的足量,实验过程中装置IV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III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装置II中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装置I与II之间添加下图中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

(5)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在450℃条件下,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022-01-20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法(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上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
(2)图Ⅲ所示实验能够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图Ⅳ不仅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又能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________
3 . 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氮气三种气体。该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查阅文献得知:
①二氧化氮沸点为21.1   ℃、熔点为-11 ℃,一氧化氮沸点为-151 ℃、熔点为-164 ℃;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实验中先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A→____________→E,确定还原产物中有二氧化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A中开始反应时,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镁与硝酸反应时确实有氮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设计两个关于NO的探究实验。
Ⅰ.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探究NO和NH3能否反应。
(1)氨气的制备

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实验室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充分混合,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管中有少量水珠,说明NO和NH3能反应,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Ⅱ.探究NO能否被Na2O2完全吸收,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加热装置省略):

查阅资料知:①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3)装有碱石灰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4)B瓶内装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若NO能被Na2O2完全吸收,E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6)三颈烧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04-11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和药品制备氯气并检测氯气的相关性质,请回答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3)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通过这一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若要证明氯气具有氧化性,可在装置F中盛装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填序号),证明氯气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a.酸性KMnO4溶液        b.FeCl3溶液        c.CuSO4溶液          d.淀粉碘化钾溶液
(5)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
2024-04-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铜仁一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以及产物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使装置A中反应发生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装置中现象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尾气可采用_________溶液吸收。
2024-05-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溶液的反应(实验前先通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产生
B.装置乙中无明显现象,则未发生反应
C.装置丙中注入,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装置乙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装置丁吸收尾气并防止空气进入装置丙
8 . 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3)装置A中出现_______现象,证明气体产物中有
(4)C装置作用是_______
9 . (一)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上述实验中还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其原因可能为2Na+CO2C+Na2O2或4Na+3CO2C+2Na2CO3,这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也属于______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该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H2的反应:①Zn+盐酸,②Na+水。为点燃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3)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H2时,①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的用量太少,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____
(5)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cm-3、0.80g·cm-3、1.00g·cm-3,并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
2022-04-0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
(3)C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
(4)与向浓硫酸中直接加入铜片相比,该装置用可上下移动的铜丝,优点是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