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亚硫酸钠(Na2S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脱氯剂等。为探究 Na2SO3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性质预测】
(1)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属于 S 元素的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实验验证】
实验序号实验试剂X实验现象
KMnO4溶液、稀硫酸紫色褪去,变为无色
Na2S 溶液、稀硫酸加入Na2S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浑浊
资料:酸性条件下,KMnO4被还原为无色的 Mn2+
【分析解释】
(2)实验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ⅱ中,能说明 Na2S 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4)甲同学认为实验ⅱ的现象不能直接得出“Na2SO3具有氧化性”。
①对淡黄色浑浊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 a:酸性溶液中的 SO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S;
假设 b:空气中存在 O2,在酸性条件下,由于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 S;
假设 c:酸性溶液中的 SO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S。
②设计实验 iii 证实了假设 a 和 b 不是产生 S 的主要原因。
实验 iii:向 Na2S 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溶液未变浑浊。
(5)结合实验 ii 和 iii,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ⅱ中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
2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常温下,将两块相同的未经打磨的铝片分别投入5.0mL饱和的溶液和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迅速反应,现象明显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B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氧化性:
C溶液中加入溶液(pH=1),溶液呈棕黄色,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反应存在限度
D将浓盐酸和亚硫酸钠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3 . 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B.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C.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D.③中的反应是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4 . 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D.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
2020-11-07更新 | 1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剂。实验室设计如下实验制备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已知:①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者中性溶液中能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如图所示,装置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盛放KMnO4的仪器名称是__,橡胶管的作用是__
②装置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
③装置C中的KOH溶液需过量,目的是______
④装置C中生成暗紫色固体K2Fe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此外,氯气还与过量的KOH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
某同学取装置C中的紫色溶液少许,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经检验气体中含有氯气。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Cl2”,理由是________
2021-09-1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3)若装置C中盛有酸性KMnO4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该气体的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反应完毕时,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_______
2019-04-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理)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化学试题
7 .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种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③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 Br2 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 Br—离子的物质的量。
(1)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 Br2 的物质的量为 amol,
若测得反应后 n(Br)=__________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 n(Br)=__________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 n(Br)=__________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配制 1000mLKBrO3-KBr 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可生成 0.5molBr2。取该溶液 10mL 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 100mL,准确量取其中 10mL,加入过量的 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 0.188g。若已知 CH3COOAg 易溶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选填猜想序号)。
(4)写出上述测定过程中的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KBrO3和KBr 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溴水与乙醛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定 Br离子含量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微型实验具有装置小巧、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减少污染等优点,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Cl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的微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略去)。
查阅资料:氯气的氧化性大于HIO3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可代替图中添加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加入浓盐酸后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将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对应的空格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I.缓慢加入浓盐酸,关闭b,打开c、d、e,使产生的氯气缓慢充入Y型管①潮湿的红色布条褪色;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II.关闭c打开b,使氯气缓慢进入Y型管①浸有NaBr溶液的滤纸变为红棕色;
___________
③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
(4)实验中发现若氯气的通入量过多,淀粉碘化钾试纸会逐渐变为无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此装置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性顺序Cl2>Br2>I2,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关闭止水夹b,打开a、c,挤压气球,目的是___________
9 . 2019年8月,北京房山区一游泳馆发生氯气泄漏,致多人头晕呕吐送至医院,我校某化学研究小组准备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氯气并对其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1)装置A中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利用了浓盐酸的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A中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的杂质可能是__,B中溶液的作用为__
(3)根据装置D、E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__
(4)G用于吸收多余的Cl2,G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2021-01-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过二硫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具有强氧化性,加热至100℃时会完全分解。某学习小组拟探究过二硫酸钾的性质。
实验(一):探究过二硫酸钾的强氧化性。
探究溶液与溶液反应,实验操作与现象如下:
实验操作现象
在10L含淀粉的溶液中滴加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缓慢变蓝
含淀粉的溶液中先滴几滴溶液,再滴加溶液溶液迅速变蓝
(1)同学甲用碰撞理论分析,实验Ⅰ中反应很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同学乙猜想实验Ⅱ中起催化作用,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ⅰ);(ⅱ)___________。
①补充反应(ⅱ):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同学乙的猜想:___________
(3)查阅文献知,氧化性:。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滴加1滴溶液作催化剂,再滴加溶液,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过二硫酸钾的热稳定性。
已知几种气体的熔点、沸点如下表所示:
气体
熔点/℃16.8-72.7-218.4
沸点/℃44.8-10-182.9
取适量的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将分解产物依次通过装置B、C、D。实验中发现B中U形管内产生无色液体,接着无色液体慢慢变成固体,C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D中溶液逐渐变蓝色。

(4)加热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点燃酒精灯。
(5)B中U形管收集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当A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完全分解,停止加热,残留的固体产物只有一种。待冷却至室温时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加入蒸馏水,溶解后滴加BaCl2溶液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A中完全分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2-04-13更新 | 536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