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亚氯酸钠()(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B中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反应一段时间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II: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I”“II”或“III”);试管b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将气体X和同时通入盛有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气体可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    ③     ④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证明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将装有干燥的集气瓶倒扣在装有干燥的集气瓶上,抽出玻璃片,置于光照条件下反应观察到集气瓶内出现白雾,则可证明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溶液滴入到酸性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无色,证明溶液中含有
C探究的氧化性强弱先向NaBr溶液中通入足量,再将通入后的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中NaBr溶液变橙黄色,KI淀粉溶液变蓝色,证明氧化性
D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提作现象始论
A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和适量稀碳酸,加热一段时间,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
B向装有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的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装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氧化性: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出现浑浊蛋白质在NaOH溶液中发生了水解,生成了氨基酸
D往75%的医用酒精中加入一小粒Na钠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钠能与反应产生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氨气的相关性质。

已知:①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
②参阅资料:Cu、Cu2O均为红色固体,其中Cu2O能溶于氨水,生成无色溶液,在空气中立即氧化成蓝色[Cu(NH3)2]2,而Cu不与氨水反应。
(1)装置D的作用: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不严谨,应在装置D后再连接一个装有CaCl2固体的球形干燥管,其目的是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 _______(填“A”或“C”)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另一装置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发现:C中粉末完全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还产生一种单质气体。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物质,乙同学提出假设:①红色固体为Cu单质;②红色固体为Cu2O;③_______
设计实验操作: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物质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氨水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固体有剩余。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假设,取CuO固体4.0 g重复上述加热实验,反应后装置C中得红色固体3.52 g。请结合上述信息,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已知,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如图若将生成的NH3与SO2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向a处通入_______(填字母),在E中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其白色沉淀为_______

A.CO2     B.N2     C.Cl2
2024-06-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料显示:NO和Cu反应生成CuO和N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其真实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Cu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能证明NO和Cu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4)已知:酸性KMnO4溶液吸收NO生成Mn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D中溶液的紫红色变浅,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装置C中NO和Cu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6)实验完毕后,过滤装置A中的混合物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2O2溶液和足量NaOH溶液得到黄褐色固体M(只含Cu、O两种元素),提纯干燥后的M在惰性氛围中加热,agM完全分解生成bg黑色氧化物N,经测定:5a=6b。则加热M除生成N外,还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024-05-1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三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二氧化硫是一种使人们爱恨交加的物质,爱其作为一种化工原料,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恨其有毒,对人类即环境的危害。联系工业生产中用碱液吸收含制的尾气,某同学对实验室中制备与性质实验的尾气采用溶液吸收,装置如下:

已知:
(1)利用85%的浓硫酸和,固体反应制备,下述“制备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
A.B.C.D.

(2)溶液吸收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能生成
某同学查阅资料:常温时,
某次实验结束后,该同学通过数字实验,用pH传感器测得吸收液的(常温),则该混合液中含硫物种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微粒化学式)。
(3)“性质实验装置”中将通入到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通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确定该沉淀不是沉淀: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结合“性质实验”反应物的组成及性质推断该沉淀为,若忽略空气中的影响,则该性质实验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该反应的生成物是,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性质实验装置”中制备少量硫代硫酸钠(),该装置中装有混合液,发生的反应为,通入的过程中,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

的生成量曲线为________(填“甲”或“乙”),曲线乙Q点后出现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5)化学反应速率不仅影响生产,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写出生活中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应用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I.为探究分解的催化效果,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1)通过观察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即可得出的催化效果的差异。有同学建议将改为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
II.测定
已知:,①称取纯草酸晶体,将草酸制成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③用浓度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请写出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消耗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

(4)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数据,求得___________,若由于操作不当,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滴定后有一气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2024-05-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氨气的制备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干燥剂可以选用___________
(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
Ⅱ.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4)二氧化氮的制备:铜和浓硝酸产生N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将Ⅰ中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5)中产生的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Y管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Ⅲ.某氨氮废水(、NH3·H2O)的生物法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6)检验氨氮废水中含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7)过程Ⅱ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实现的转化;称为硝化过程。在碱性条件下实现上述硝化过程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9 . 某中学趣味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被浓氧化”的实验,验证的还原性.
实验一:验证的还原性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实验现象

向盛有2mL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振荡。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黄色。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深棕色。

(1)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继续进行实验。
取深棕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溶液变为深棕色的原因
【资料与猜想】
查阅资料后猜想,可能是生成的或NO与溶液中的反应,而使溶液变为深棕色。
【实验与探究】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已略去)

ⅰ.关闭c,打开a和b,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a;
ⅱ.向甲中加入适量浓,一段时间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关闭b、打开c,更换丙、丁中的溶液(试剂不变);
ⅳ.继续向甲中加入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与ⅱ相同的实验现象。
(3)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因为          
A.与NO发生了反应B.发生了反应
C.与NO发生了反应D.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
实验三:验证的还原性
(7)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二的结论改进了实验一,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向盛有____________的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_,振荡。
2024-05-0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监测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习题解析中看到:“通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在酸性环境中,氧化成而产生沉淀”,有同学对这个解析提出了质疑,“因没有隔绝空气,也许只是氧化了,与无关”,于是做了“通入溶液”的探究实验,用pH传感器检测反应的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小组发现装置C存在不足,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硫酸钡产生的原因,分别在装置C中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则③④号实验,应该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编号

试剂

煮沸过的0.1mol/L溶液50mL,再加入食用油25mL未煮沸过的0.1mol/L溶液50mL煮沸过的________溶液50mL,再加入食用油25mL未煮沸过的__________溶液50mL

(3)进行①③号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①号依然澄清,②③④号均出现浑浊。据此请补充②号实验中装置C中反应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4分别为①②③④号实验所测pH随时间变化曲线。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计算实验②500s时产生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_mg。(可忽略溶于水产生的
2024-05-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