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已知:(棕红)
(1)①实验Ⅰ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可得出与结合的能力:___________(填“>”、“<”、“=”)。
(2)资料显示,可以氧化。针对实验Ⅱ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1.78)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向2mL溶液(pH=2.03)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①实验Ⅲ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Ⅱ、Ⅳ中现象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提出猜想:pH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
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0.6V;
2.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3.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0.5V。
①a、b分别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解释步骤3中电压表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Ⅵ:向实验Ⅱ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变黄,检测到。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Ⅵ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
今日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为探究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棕黄色
②变为白色悬浊液,最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蓝绿色
②开始变为浅蓝色悬浊液,逐渐变为黄绿色悬浊液,然后变为黄色溶液,最后得到无色溶液
已知:为白色沉淀,可吸附在溶液中不存在;呈无色,呈黄色。
下列结论或推断不合理的是
A.能发生反应:
B.反应的速率快于反应的速率
C.黄绿色悬浊液变为黄色溶液时,有生成
D.生成配合物反应的限度小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今日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化学试题
3 . 某学生对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漂粉精固体,加入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ⅱ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酸化的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
②由实验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理由是_______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向能原因是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
今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化学试题
4 . 醋酸钴与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可逆载氧能力,能模拟金属蛋白的载氧作用,在催化氧化反应中应用广泛,合成反应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装置如图所示。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向含有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的乙醇溶液中缓慢滴加醋酸钴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

A处应安装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下同),B处应安装的仪器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回流,沉淀转化为暗红色晶体。回流结束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停止通氮气       ②停止加热       ③关闭冷凝水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标号)。充分冷却后将溶液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配合物
(3)测定的载氧能力。将(相对分子质量为)加入圆底烧瓶中,在恒压漏斗中加入(配合物在中可吸氧),如图搭建装置。

①检查仪器气密性的操作为:先关闭___________,然后调节水平仪的水位至与量气管水位产生一定液面差。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调整水平仪高度,待___________(填现象)时,记录量气管水位的体积刻度为。将加入圆底烧瓶,待吸氧反应结束并规范操作后,记录量气管水位的体积刻度为。已知大气压为,氧气的压强为,温度为。配合物载氧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针对性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课题组为探究0.1溶液反应,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分析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实验一的红褐色液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B.实验二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也被还原
C.实验三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未被还原
D.以上三个实验说明的水解无影响
7日内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6 .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FeSO4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新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
(1)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需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绿矾(FeSO4·7H2O)
_______ g,其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正确的步骤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Ⅱ.取2 mL新配制的FeSO4溶液,按下图进行实验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2)ⅱ中溶液呈浅红色,说明FeSO4溶液中存在_______(填离子符号)。
(3)ⅲ中溶液红色变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Ⅲ.探究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
查阅资料:SCN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为(SCN)2
根据查阅资料,甲、乙两位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
+3价铁又被还原成+2价铁


(4)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为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将褪色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另一份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则_______同学猜想是正确的。
Ⅳ.丙和丁同学探究无水FeSO4在450 ℃、不同氛围中的分解产物:
丙同学在450 ℃、空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m g,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丁同学在450 ℃、氮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也是m g,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
(5)则m =_______ g,FeSO4固体在空气氛围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7 . 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溶液,蓝色褪去。为探究褪色原因,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氧化了B.①后溶液pH可能明显变小
C.③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溶液D.④可发生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合测评化学试题
8 . 资料显示:NO和Cu反应生成CuO和N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其真实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Cu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能证明NO和Cu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4)已知:酸性KMnO4溶液吸收NO生成Mn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D中溶液的紫红色变浅,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装置C中NO和Cu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6)实验完毕后,过滤装置A中的混合物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2O2溶液和足量NaOH溶液得到黄褐色固体M(只含Cu、O两种元素),提纯干燥后的M在惰性氛围中加热,agM完全分解生成bg黑色氧化物N,经测定:5a=6b。则加热M除生成N外,还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024-05-14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三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请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节约药品用量,有人建议用具支试管(下图)代替仪器X,用试管代替集气瓶。为方便控制铜与硝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具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和排水收集到的气体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

(4)完成实验后,有人提出疑问:在实验中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仅得到一个,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得到三个,但氧化性却是浓硝酸>稀硝酸。解释角度一: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是比较___________;角度二:同一种还原剂能被浓硝酸氧化,不能被稀硝酸氧化。根据角度二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以证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关系。

滴加浓硝酸之前,需先通入,目的是___________;滴加浓硝酸后,当③中为稀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当③中为浓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4)中角度二的验证实验不够简约,可将之前排水集气收集满NO的两支试管用橡胶塞塞紧,为防止气体逸出产生污染,在不取下胶塞的情况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硝酸、浓硝酸,简述其加入稀硝酸、浓硝酸的方法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10 . 探究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差异性,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i:的配制实验i-a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蓝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少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实验i-b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蓝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实验i-c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蓝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深蓝色溶液。
实验ii:的配制实验ii-a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过量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
实验ii-b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过量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
实验iii:的配制实验iii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白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资料:①饱和氨水的浓度约为
为浅青色沉淀
溶液为红色,在活性炭催化下转化为橙黄色的溶液
(1)实验i-a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有研究认为蓝色沉淀中还有成分,其可以溶于稀酸。检验蓝色沉淀中不止含的实验操作为:将蓝色沉淀过滤,充分洗涤后,___________。(填后续操作和现象)
(3)对比实验i-a和实验i-b,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___________
(4)对比实验i-a和实验i-c中再加入过量氨水前的反应,推测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设计下图所示实验:在1、2试管内分别完成对实验i-a的重复,再分别加入不同试剂。实验现象证实了预测。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c=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5)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___________
(6)针对实验ii未能成功配制溶液,结合以上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①在实验ii-a的基础上继续加入___________,即可成功配制。
②验证配制成功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是:取①的上层红色清液,加入少许活性炭振荡试管,溶液转为橙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综合以上分析,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性,推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配位数、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