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学习小组为探究能否催化的分解及相关性质,室温下进行了实验I~Ⅳ。
实验I实验Ⅱ实验Ⅲ

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红色,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墨绿色,并持续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已知:为粉红色、为蓝色、为红色、为墨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实验I表明_______(填“能”或“不能”)催化的分解。实验Ⅱ中大大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Ⅲ初步表明能催化的分解,写出在实验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实验I表明,反应难以正向进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分别与配位后,正向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_______

实验Ⅳ:

(4)实验Ⅳ中,A到B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气体;B到C溶液变为粉红色,并产生气体。从A到C所产生的气体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湖北卷化学试题
2 . 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溶液,蓝色褪去。为探究褪色原因,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氧化了B.①后溶液pH可能明显变小
C.③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溶液D.④可发生
2024-05-1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合测评化学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古法制硫酸并进行性质探究。

已知:①“绿矾”高温受热可完全分解得红棕色固体和气体混合物;
熔点,沸点;熔点,沸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硫酸: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关闭活塞,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打开活塞,用酒精喷灯高温加热绿矾。
(1)绿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石英玻璃管而不使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和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探究的性质:在装置中先后加入同浓度同体积不同的钡盐溶液,控制食用油油层厚度一致、通入流速一致。四次实验分别得到如表图:

①已煮沸的

②未煮沸的

③已煮沸的

④未煮沸的


(4)图中,用化学用语解释曲线①缓慢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四组实验分析,④中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使溶液酸性增强,化性增强,氧化的速率加快。
(5)上述四次实验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024-05-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实验小组探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及其速率,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已知:i.能完全电离,且具有强氧化性,易被还原为
ⅱ.淀粉检测的灵敏度很高,遇低浓度的即可快速变蓝:
ii.可与发生反应:
编号1-11-2
实验操作      
现象无明显现象溶液立即变蓝

(1)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为了研究反应的速率,小组同学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下列试剂,并记录变色时间,如下表。
编号溶液溶液蒸馏水淀粉溶液/滴溶液变色时间
2-1202.820.2立即
2-220.80.22230

(3)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甲同学对此提出猜想:
猜想1:先与反应,使降低;
猜想2:先与反应,_______。
请回答:
①甲同学提出猜想1的依据:由信息i推测,的还原性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的。
②乙同学根据实验2-2中数据认为,假定反应,溶液中剩余的浓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实验2-1中的起始浓度,由此证明猜想1不成立。
补全猜想2:_______
(4)查阅文献表明猜想2成立。
①实验2-2中,内未检测到反应,从反应机理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②根据实验2-2的数据,计算3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写出计算式)。
2023-10-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铜跟浓硫酸反应,探究的部分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饱和的溶液       ③NaOH溶液       ④酸性
(2)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使碱性减弱,而D中则是由于具有___________性。
(3)装置D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用一定质量的铜片和100.0mL 18.0mol/L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充分反应,最终铜片与硫酸均有剩余。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设剩余硫酸的浓度为2mol/L,现向反应后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直到剩余铜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消耗硝酸钾___________mol。
(5)为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探究气体还原,可以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A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少量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①或②),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在上述装置中能表明的还原性强于的现象是___________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铜跟浓硫酸反应,探究SO2的部分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饱和的NaHSO3溶液       ③NaOH溶液       ④酸性KMnO4
(2)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S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使碱性减弱,而D中则是由于SO2具有_____性。
(3)装置D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其作用是_____
(4)若实验中用一定质量的铜片和25.0mL18.0mol•L-1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充分反应,最终铜片与硫酸均有剩余。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设剩余硫酸的浓度为dmol•L-1,现向反应后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直到剩余铜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消耗硝酸钾_____mol(用含d的代数式表示)。
(5)SO2为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可以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A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填①或②)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
(6)在上述装置中能表明SO2的还原性强于I2的现象是_____
2023-03-18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7 . 向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溶液,观察到明显产生浑浊时,停止滴加;取少量所得浑浊液加热,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滴加溶液时的实验现象加热浑浊液时的实验现象
溶液0.05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生成
0.005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生成
0.0005未见浑浊
A.①中产生浑浊的原因是
B.未加热前①和②中发生了反应:
C.加热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
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可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
8 . 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已知:①仪器a中发生的反应为(未配平);
②仪器b中盛装的粉末的作用是除去生成的
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
④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并释放出
⑤淀粉遇碘会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打开、关闭,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关闭、打开,此时仪器c中释放出的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名称),仪器d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请写出仪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仪器e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ⅰ.
ⅱ.
①反应ⅰ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当通入1mol时,恰好被2L未知浓度的溶液完全吸收,当此时,则反应后的溶液中_______(填具体数字)(不考虑气体逸出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9 . 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多米诺实验”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①稀硫酸;②锌粒;装置③、④、⑤、⑥中的试剂及反应现象见下表,其中设计合理且实验现象符合预测的是
③中试剂④中固体逐渐消失⑤中溶液褪色⑥中尾气处理
A浓盐酸KMnO4石蕊试液NaOH溶液
B浓HNO3CuFeSO4溶液
C浓H2SO4木炭品红溶液饱和NaHSO3溶液
D浓NaOH溶液NH4Cl固体少量CuSO4溶液CCl4和水
A.AB.BC.CD.D
10 . 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该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氧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某学习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来探究FeSO4受热分解的产物。

(1)甲组同学利用“A接B接C”的装置来验证产物中含有SO2气体。
①连接好装置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
②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2)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硫酸亚铁分解的气体产物中除SO2外还有SO3;SO3的熔点为16.8℃,沸点是46.8℃,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易形成酸雾。为此设计了“A接D接C”的装置验证产物中含有SO3
①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BaCl2溶液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
②装置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结合两组同学的实验,写出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3-01-1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