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安徽 高三 二模 2024-05-10 2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有机化学基础、认识化学科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1. 中华瑰宝“笔”、“墨”、“纸”、“砚”,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它们与化学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笔尖材料多为狼毫(毛),其主要成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墨的主要材料为煤烟或松烟,其主要成分为碳单质
C.宣纸的材料主要成分是天然无机高分子材料
D.砚台的主要材料砚石中多含有赤铁矿和褐铁矿,所以砚台多为深褐色或深紫色
2024-05-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球棍模型:
B.乙醛的结构简式:
C.的电子式:
D.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2024-05-19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3. 已知: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溶液中含有NA个K+
B.1mol 参与反应断裂的π键数目为NA
C.反应每放出m kJ的热量,生成NA分子
D.每转移10NA个电子,产生CO2的体积标况下约为44.8L
2024-05-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除去乙酸中的乙醇B.除去水中的苯酚
C.除去尾气中的D.除去溶在中的
2024-05-19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5. X、Y、Z、U、V、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一种核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X与U、Z与W同主族,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V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U与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设晶胞边长为d pm。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Z>Y>U
B.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Z>Y
C.U、V、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D.该晶体的密度为
2024-05-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6.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稀氨水B.制取NH4HCO3溶液

C.实验室测定中和热D.用pH计测新制氯水的pH
A.AB.BC.CD.D
2024-05-1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7. 依托咪酯是常用的麻醉剂,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水解但不能加成B.分子式为
C.分子中含一个手性碳原子D.碳原子杂化方式有两种
2024-05-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8. 如图是石膏的部分层状结构,中间的虚线代表层与层的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B.该结构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
C.加热石膏可以破坏层与层之间的氢键,只能发生物理变化
D.每个连接在1个和相邻两层各1个的O上
2024-05-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9. 下列所述实验事实或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离子方程式
A过量H2S通入FeCl3溶液中产生黑褐色沉淀
B过量的NaOH与NH4AlFe(SO4)2反应未生成沉淀
C等物质的量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A.AB.BC.CD.D
2024-05-21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1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由制得异丙醇[]进而达成“双碳目标”。其中M、N均是惰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由N极流向M极
B.该装置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N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M极每产生60g异丙醇,N极生成标况下144g
2024-05-1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11. 利用天然气制乙炔,反应原理如下:

   
在1L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充入适量的,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某温度时各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B.反应前30min以乙烯生成为主
C.若60min后升温,乙曲线上移,甲曲线下移D.0~40min内平均速率为2.
2024-05-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12. 已知催化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催化历程中有参与。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的速率常数大于步骤②
B.反应历程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催化历程中,仅氧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D.步骤②的热化学方程为:   
2024-05-1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难(0.4)
13. 某课题组为探究0.1溶液反应,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分析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实验一的红褐色液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B.实验二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也被还原
C.实验三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未被还原
D.以上三个实验说明的水解无影响
2024-05-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难(0.4)
14. 已知:①   
   
的分布分数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布分数}

A.
B.曲线b代表
C.加水稀释,减小
D.当时,为含M粒子的主要存在形式
2024-05-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15. 焦亚硫酸钠()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其实验室制备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
(2)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焦亚硫酸钠易被氧化而变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检验焦亚硫酸钠样品氧化变质的程度。
试剂:稀盐酸、稀、稀溶液、酸性溶液、溶液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溶解完后平均分装到两支相同的小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取实验I的溶液,___________出现白色沉淀样品已氧化变质
另取实验Ⅰ的溶液,加入酸性溶液,充分振荡溶液褪色样品未完全氧化变质
(4)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①为保证实验准确,图中Ⅰ处应选择___________(填A或B)连接到导管末端。
②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空气流速为,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结束计时,测定耗时t min,假定样品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是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0.4)
16. 我国是铜业大国,氨法浸取工艺是铜矿提炼中常用方法,可实现废弃物“铜包钢”的有效分离,同时生产的CuCl可用于催化、医药、冶金等多种领域。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首次浸取时所用深蓝色溶液①由细铜丝、足量液氨、空气和盐酸反应得到,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配体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2)浸取工序的产物为,该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浸取工序不宜超过40℃,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中和工序中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洗涤步骤中使用乙醇的优点有___________
(6)选用真空干燥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0.4)
17. 工业上以乙苯为原料制备苯乙烯。主要有以下两种制备方法,T K时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反应Ⅰ:直接脱氢
   
反应Ⅱ:氧化脱氢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反应Ⅱ趋势远大于反应Ⅰ,从反应自发性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已知,忽略随温度的变化。当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在100kPa下,直接脱氢反应的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___(选填“a”或“b”),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在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气态乙苯和氧气各1mol,初始压强为200kPa,只发生反应Ⅱ,达到平衡时,乙苯的转化率为99.8%,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kPa(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乙苯脱氢法制苯乙烯往往伴随副反应,一定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苯乙烯选择
性,应当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解答题-有机推断题 | 较难(0.4)
18. 化合物K是一种化疗药物的活性成分,一种以甲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B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B→C中酚羟基不被浓硝酸氧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E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芳香族化合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X是芳香族化合物,比D分子少一个O原子,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写出任意一种即可)
a.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b.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与NaOH溶液共热有生成
(6)氨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和甲醇为原料,设计路线三步合成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2024-05-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有机化学基础、认识化学科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解答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有机化学基础
1,4,7,9,18
2
认识化学科学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2,3,5,7,8,16
4
化学实验基础
5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6
化学反应原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淀粉和纤维素组成与结构  蛋白质
20.65化学用语综合判断  轨道表示式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特殊性  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3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与NA相关推算  共价键的形成及主要类型  电子转移计算
40.85苯酚的弱酸性  物质的分离、提纯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50.6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晶胞的有关计算
60.65次氯酸及其性质  氨的碱性  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相关仪器
70.65分子的手性  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化学键杂化类型
80.65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判断  共价键的形成及主要类型  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化学键杂化类型  含有氢键的物质
9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铝盐与强碱溶液反应  Fe3+与其他物质氧化性强弱关系  苯酚的弱酸性
100.65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原电池有关计算
110.65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20.65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30.4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铁盐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140.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二、解答题
150.65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常用仪器及使用  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实验探究题
160.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简单配合物的成键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工业流程题
170.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转化率的相关计算及判断原理综合题
180.4根据要求书写同分异构体  有机物的推断  根据题给物质选择合适合成路线  有机推断综合考查有机推断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