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学习小组为探究能否催化的分解及相关性质,室温下进行了实验I~Ⅳ。
实验I实验Ⅱ实验Ⅲ

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红色,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墨绿色,并持续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已知:为粉红色、为蓝色、为红色、为墨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实验I表明_______(填“能”或“不能”)催化的分解。实验Ⅱ中大大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Ⅲ初步表明能催化的分解,写出在实验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实验I表明,反应难以正向进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分别与配位后,正向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_______

实验Ⅳ:

(4)实验Ⅳ中,A到B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气体;B到C溶液变为粉红色,并产生气体。从A到C所产生的气体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湖北卷化学试题
2 .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
(2)气球的作用是____
2024-06-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A)
3 . 是最常见的硫的氧化物,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检验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
B.装置Ⅱ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向其中通入空气,也无明显变化
C.装置Ⅲ中现象证明具有漂白性,装置Ⅳ中现象证明具有氧化性
D.装置V中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2024-06-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4 . 化学小组探究是否存在反应,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无色是因为,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B.③中溶液略显黄色,可能是因为②→③过程中被空气氧化
C.④中溶液颜色比①浅,说明反应导致减小
D.将向①中加入的2滴水改为2滴溶液,两次实验后的溶液颜色相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为探究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棕黄色
②变为白色悬浊液,最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蓝绿色
②开始变为浅蓝色悬浊液,逐渐变为黄绿色悬浊液,然后变为黄色溶液,最后得到无色溶液
已知:为白色沉淀,可吸附在溶液中不存在;呈无色,呈黄色。
下列结论或推断不合理的是
A.能发生反应:
B.反应的速率快于反应的速率
C.黄绿色悬浊液变为黄色溶液时,有生成
D.生成配合物反应的限度小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6 .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FeSO4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新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
(1)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需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绿矾(FeSO4·7H2O)
_______ g,其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正确的步骤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Ⅱ.取2 mL新配制的FeSO4溶液,按下图进行实验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2)ⅱ中溶液呈浅红色,说明FeSO4溶液中存在_______(填离子符号)。
(3)ⅲ中溶液红色变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Ⅲ.探究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
查阅资料:SCN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为(SCN)2
根据查阅资料,甲、乙两位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
+3价铁又被还原成+2价铁


(4)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为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将褪色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另一份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则_______同学猜想是正确的。
Ⅳ.丙和丁同学探究无水FeSO4在450 ℃、不同氛围中的分解产物:
丙同学在450 ℃、空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m g,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丁同学在450 ℃、氮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也是m g,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
(5)则m =_______ g,FeSO4固体在空气氛围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 .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未画出):

实验一: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按图示连接好装置,_______后,装入药品,关闭,打开,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打开,加入足量的浓
实验二: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待装置B中反应完全后……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装置B中装浓硝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实验一中“关闭,打开”的目的是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二的后续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标号),打开止水夹后装置C的具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
a.打开止水夹 b.打开 c.打开,加入蒸馏水 d.关闭 e.插入铜丝。
(5)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呈绿色,装置C中溶液呈蓝色。小组同学认为颜色不同的原因可能如下:
猜想1:硝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溶液颜色不同,浓度小时呈蓝色,浓度大时呈绿色。
猜想2:溶解在硝酸铜溶液中,导致溶液颜色不同。
继续实验,打开,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_______可能成立,请设计实验验证另一猜想的可能性:_______
8 . 在医学上,氯化铵片用于治疗黏痰不易咳出症状,某化学探究活动小组为制备并探究的某些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备
步骤一:按上图所示连接装置,进行操作Ⅰ,然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8.0g粉状NaCl,再滴加浓氨水,搅拌至NaCl恰好完全溶解,停止滴加浓氨水,得到饱和氨化食盐水。
步骤二:控制一定范围温度,将缓慢通入饱和氨化食盐水中,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抽滤。
步骤三:控制一定范围温度,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研细的NaCl,并通入,待析出大量晶体时,经过一系列操作,即得晶体。
已知:①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高于35℃时开始分解);

②一定条件下,由一种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子形成的盐为混盐,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形成的盐为复盐。
(1)步骤一中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包括除杂和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二和步骤三中适宜的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步骤二中析出的晶体为________(填化学式),继续通入的作用是________
A.0~10℃       B.30~35℃       C.55~60℃       D.90~100℃
实验Ⅱ:溶液的性质探究
向0.5g镁粉中加入足量的溶液,观察到镁粉剧烈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活动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a.气体成分探究:用排水法(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收集一小试管气体。
(4)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或现象,下同),说明气体中含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体中含
b.沉淀成分探究:将灰白色固体洗净后,再加入稀溶解,然后滴加几滴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5)结合已知信息和实验现象推测,灰白色固体应属于________(填“混盐”、“复盐”或“碱式盐”),其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
9 . 探究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差异性,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i:的配制实验i-a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蓝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少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实验i-b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蓝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实验i-c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蓝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深蓝色溶液。
实验ii:的配制实验ii-a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过量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
实验ii-b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过量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
实验iii:的配制实验iii在试管内混合溶液和溶液,再加入过量的产生白色沉淀,加入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资料:①饱和氨水的浓度约为
为浅青色沉淀
溶液为红色,在活性炭催化下转化为橙黄色的溶液
(1)实验i-a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有研究认为蓝色沉淀中还有成分,其可以溶于稀酸。检验蓝色沉淀中不止含的实验操作为:将蓝色沉淀过滤,充分洗涤后,___________。(填后续操作和现象)
(3)对比实验i-a和实验i-b,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___________
(4)对比实验i-a和实验i-c中再加入过量氨水前的反应,推测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设计下图所示实验:在1、2试管内分别完成对实验i-a的重复,再分别加入不同试剂。实验现象证实了预测。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c=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5)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___________
(6)针对实验ii未能成功配制溶液,结合以上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①在实验ii-a的基础上继续加入___________,即可成功配制。
②验证配制成功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是:取①的上层红色清液,加入少许活性炭振荡试管,溶液转为橙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综合以上分析,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性,推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配位数、___________
10 . 下列各组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A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火焰出现黄色溶液中含Na元素
B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引燃,盖上另一块干冰镁粉在干冰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O2不能扑灭金属镁引起的火灾
C向K2S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然后将产生的气体导入CuSO4溶液中CuSO4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Ka1(H2S)>Ka1(H2CO3)
D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产生黑色“面包”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吸水性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