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3)装置A中出现_______现象,证明气体产物中有
(4)C装置作用是_______
2 . 某化学小组进行热稳定性实验,并检验部分分解产物,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连接装置后,首先应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后,当C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证明有生成。
(4)持续加热较长时间后,经检验,试管A中残留固体是,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热稳定性:________(填“>”或“<”) 。
2023-01-08更新 | 71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2022-2023学年高二(2020级)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3 . 已知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B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_______(填“漂白性”或“还原性”);
(3)C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填“蓝色”或“红色”);
(4)为防止SO2污染环境,D中可选用_______(填“NaOH”或“H2SO4”)溶液;
(5)酸性条件下,SO2发生如下反应:,使溶液褪色。当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4 . 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2016-12-09更新 | 5512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二)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研究钠与不同浓度盐酸的反应。
【实验操作】
取5块质量均为0.20 g且形状相似的金属钠,分别放入20 mL不同浓度的盐酸中,如图。

【实验现象与数据】
编号
c(HCl)/(mol·L-1)0.51.01.53.06.0
主要现象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钠燃烧。溶液澄清钠短时燃烧。溶液澄清钠的表面有火花。溶液澄清钠的表面。有少量火花。溶液澄清钠的周围出现白色浑浊,一段时间后变澄清
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s11213765114
经检验,⑤中出现的白色浑浊中的固体为NaCl。
【问题与讨论】
(1)补全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小组得出结论:钠的密度小于盐酸的密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盐酸浓度越大,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越大,化学反应越快,但是生成的氯化钠改变了盐酸与钠的_______,该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影响了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
2023-03-15更新 | 5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6 . 实验室有一瓶淡黄色粉末,标签已脱落。某学习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淡黄色粉末成分可能是
猜想一:硫黄
猜想二:过氧化钠
【实验步骤】
①按下图组装仪器;

②………
③打开分液漏斗,滴加水;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气管的尖嘴处。
【实验现象】试管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小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试管内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结论与分析】
(1)实验步骤②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先加入试剂,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
(2)根据上述现象分析,猜想________正确;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4)小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的性质。请回答:

(1)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若X为品红溶液,可观察到装置①中溶液_______,说明具有_______性。
(3)若X为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装置①中溶液_______,说明的水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若X为溶液,可观察到装置①中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现象。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最终被氧化为,由此可知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若X为溶液,可观察到装置①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单质硫),说明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3-03-15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8 . 为了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步骤①,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2)步骤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
(3)步骤③,试剂M为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溶液中淀粉_______ (填“ 没有”、“部分”或“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9 . 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装置中的干燥剂为___________
(2)装置如图Ⅱ所示,用于收集氨气,装置应连接__________(填“”或“”)。
(3)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向装置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装置中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_
10 . 某同学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良好)。
步骤I步骤II步骤III

如图组装仪器并加入药品,分液漏斗旋塞关闭,U型管左侧无气体将铜丝下移,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当液面低于铜丝时,反应逐渐停止将铜丝上移,打开分液漏斗旋塞,U型管内气体进入分液漏斗立即变为红棕色,待气体全部进入分液漏斗后关闭旋塞
(1)HNO3中的氮元素为+5价,是氮元素的最高价态,HNO3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步骤III中分液漏斗内的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
(3)补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u+8HNO3(稀)=3Cu(NO3)2+_______↑+4H2O

(4)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