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小组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再加入锌粒,溶液颜色加深;最终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褪色。已知为棕色,下列关于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颜色变化解释
A溶液呈浅棕色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B溶液颜色加深发生了反应:
C紫黑色晶体消失()的消耗使溶解平衡右移
D溶液褪色与有色物质发生了置换反应
A.AB.BC.CD.D
2023-06-13更新 | 8559次组卷 | 19卷引用:T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 .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的能否被金属钠还原,进行实验:
①在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②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水浴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还可能观察到钠块浮在溶液表面,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实验②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溶液变色的原因与产生的气体无关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D.上述实验能证明溶液中的可以被金属钠还原
2023-05-07更新 | 1686次组卷 | 7卷引用:T12-化学反应及限度
3 . 过氧化钠常用作漂白剂、杀菌消毒剂。某兴趣小组以过氧化钠为对象进行如下探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如图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为浓硫酸
B.在点燃酒精灯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CO2排出装置内的氧气,防止其与铜反应干扰实验
C.若“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则打开K1,关闭K2时,铜丝受热不发生变化
D.“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此时,Na2O2只做氧化剂
2023-04-09更新 | 867次组卷 | 5卷引用:T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4 . 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运用广泛。它可与等形成配离子使溶液显色。如:显浅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无色的。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已知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红色);(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呈黄色可能是由水解产物的颜色引起的
B.的配位能力强于
C.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的颜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向溶液Ⅲ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体,溶液可能再次变为红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脱脂棉中的无水氯化钙可以用碱石灰代替
B.该实验装置可证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C.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D.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然后又逐渐褪去,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2022-01-08更新 | 934次组卷 | 7卷引用:T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6 .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室温下的反应,所用镁条质量和表面积相同,且均已用砂纸打磨,实验2的镁条放在尖嘴玻璃导管内并浸于蒸馏水中,实验3产生的浑浊物主要为碱式碳酸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1实验2实验3
镁条表面有微小气泡,且溶液较长时间无明显变化镁条表面有较多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逐渐加快,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浑浊
A.实验1现象不明显,可能与表面生成了难溶的有关
B.实验2比实验1现象更明显,可能是由于玻璃导管内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失
C.由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碱性增强有利于加快镁与水反应速率”的结论
D.实验3中破坏了在镁条表面的沉积,增大了镁与水的接触面积
2022-05-31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T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7 . 向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溶液,观察到明显产生浑浊时,停止滴加;取少量所得浑浊液加热,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滴加溶液时的实验现象加热浑浊液时的实验现象
溶液0.05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生成
0.005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生成
0.0005未见浑浊
A.①中产生浑浊的原因是
B.未加热前①和②中发生了反应:
C.加热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
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可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
8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比较Cu和Ag的金属性强弱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B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将干燥的氯气通入盛有红色鲜花的集气瓶中
C证明溶液中含有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硝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比较还原性:Cl<Br<I向NaCl、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和CCl4,振荡,四氯化碳层为紫色
A.AB.BC.CD.D
9 .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已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制取Na2S2O5并探究SO2的性质。

Ⅰ.若试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Y为Na2S溶液,打开K1和K2,关闭K3,探究SO2的性质。
(1)通入SO2进行实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Ⅱ.若试剂X为Na2CO3饱和溶液,Y为NaOH溶液,打开K1和K2,关闭K3,制取Na2S2O5
(2)Na2S2O5中O元素化合价为-2,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装置C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B中通入过量SO2充分反应后,经冷却结晶时发生反应2NaHSO3 = Na2S2O5+H2O可获得Na2S2O5晶体。B中生成NaHSO3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4)装置B中所得Na2S2O5晶体常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除洗去产物表面的杂质离子外还有___________
10 . 某实验小组通过图所示实验探究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
B.④中现象说明溶液吸收空气中后变为酸性
C.⑤中现象说明溶液中有
D.与水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