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Ⅰ.向盛有溶液的三颈瓶中,滴加一定量溶液,搅拌,能闻到臭鸡蛋气味,产生沉淀A。

Ⅱ.向盛有溶液的三颈瓶中,滴加少量溶液,搅拌,产生沉淀B。
已知:①为黑色固体,且不溶于水和盐酸。

③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小组同学猜测,沉淀A、B可能为S、硫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A的成分
取沉淀A于小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2)试剂X是___________。由此推断A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二、探究B的成分
取沉淀B于小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3)向试管a中加入试剂Y,观察到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存在。试剂Y是NaOH溶液,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由此推断B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请分析Ⅱ中实验未得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11-20更新 | 47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由②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2-06-29更新 | 3788次组卷 | 8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浓硫酸与碳反应的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碳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B.验证产物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I→IV→III→II
C.装置II中两侧品红溶液在实验设计中的作用不相同
D.若连接顺序为I→II→III→IV,无法检验产物中有无CO2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收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HCl )为原料制取Cl2,在此试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装置 B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a.氯化铁溶液        b.氯化亚铁溶液        c.硫氰化钾溶液
d.氯化钡溶液        e.品红溶液               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___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21-05-29更新 | 1550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试管中的铁粉可用铁块代替     ②试管底部的湿棉花含水要尽可能多③用防风罩集中酒精灯火焰加热有利于反应进行④用肥皂液有利于收集生成的气体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AgNO3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性质。
Ⅰ.AgNO3的热稳定性
AgNO3受热易分解,用下图装置加热AgNO3固体,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在末端导管口可收集到无色气体a。

(1)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方法为______
(2)已知B中只生成一种盐,据此判断AgN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从安全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缺陷,改进措施为______
Ⅱ.AgNO3与盐溶液的反应

(4)甲同学认为试管②中产生银镜是Fe2所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
(5)已知:AgSCN为白色沉淀。试管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为___(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2020-11-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书中看到:“Na着火时不能用CO2熄灭。”它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①Na很活泼,易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向PdCl2溶液中通入CO,能产生黑色沉淀
③Na2CO3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④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⑤CaCl2、NaCl、Na2CO3、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无色酚酞溶液作用比较:
分别向右侧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CaCl2NaClNa2CO3NaOH
主要实验现象无色无色由无色变为红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反应产物一定
______________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几滴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
②C中的试剂是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
8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NH3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固体仅用NH4Cl固体也可以实现
B.②中药品为P2O5
C.反应一段时间后,③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反应一段时间后,④中锥形瓶收集到液氨
9 . 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PdCl2能被一氧化碳还原得到黑色的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各装置按气体从左到右连接完整(标字母):c→____
(2)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在加稀盐酸时,发现碳酸钙与已添加的稀盐酸不能接触,而实验室的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填字母)。
A.硝酸钠溶液        B.四氯化碳        C.苯        D.稀硝酸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二氧化碳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___时,再点燃酒精灯。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
(4)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足量,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写出两种情况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
Ⅱ.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46g,充分反应后,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m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气体,且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____
10 . 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价和+3价。某校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已知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1)装置E、F是用于检验CO和CO2的,其中盛放PdCl2溶液的是装置______(填“E”或“F”)。
(2)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E、F、G中的试剂均足量且充分反应,观察到I中氧化铜变红,J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K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结束时,先熄灭D和I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弹簧夹,其目的是______
(4)若乙酸钴最终分解生成固态氧化物X、CO、CO2、C2H6,且n(X):n(CO):n(CO2):n(C2H6)=1:4:2:3(空气中的成分不参与反应),则乙酸钴在空气气氛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0-11-10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