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如表摘引自某史学著作的目录节选。根据所学判断,表格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第一部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缘起与发展1949—1956
第二节与苏联结盟
第四节抗美援朝
第五节援越抗法与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六节
第七节参加亚非会议
A.签订中日民四条约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破中美关系僵局D.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2024-01-20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中国版图基本奠定B.西方殖民者侵扰沿海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 . 近代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救国之路。

材料一

背景事件历史事件(现象)思想主张(口号、纲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民族、民权、民生
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1)为表格中所列出的历史事件(现象)确定一个主题,结合表格围绕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色歌谣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先后经历了从“走日本人的路”,到“走美国人的路”,再到“走俄国人的路”,最后到“走自己的路”的艰难历程。


(2)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自己的路”。
2022-03-07更新 | 684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夏、商、西周战国、秦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
名称世卿世禄荐举制、军功授爵制
选拔方式宗法世袭举荐、军功中正品评
选官标准才能、军功德才

材料一   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上所产,绫绢绝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绝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1)依据所学完成表格,并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至少写出两个角度)
(2)唐朝租庸调制征税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分析“以庸代役”的意义。
(3)指出唐朝实行两税法的背景,结合材料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2021-12-26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政治制度和政策必须顺应时代而变化,方能推动社会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请结合所学,完善下面表格。

商鞅变法中对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

西周分封制秦国县制
国家对地方管理方式王畿地区王室直接管辖,其他地区分封诸侯
基层管理没有严格的基层组织机构。居民分为国人(周部族成员)和野人(被征服部族或流民)。按血缘亲疏对国家承担不同义务。
作用及影响最初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后来由于血缘松弛,受封诸侯势力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微。

材料一   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新纪元。从此,“人民”、“民主”、“共和”、“科学”、“自由”、“解放”等等词汇开始写入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突然迸发出来的。它在中国出现或形成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清代的最后几十年里已经开始。虽然民国的政治制度与清末改制所形成的政制还有很大的不同,但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递变关系。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2)作者认为:“虽然民国的政治制度与清末改制所形成的政制还有很大的不同,但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递变关系”。请从民主宪政发展的角度论述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二


图1:1943:年1月11日外交部长宋子文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在签约仪式

1943年1月11日,重庆国民政府和英国、美国分别签订了条约,取消英美两个国家在华的治外法权。

图2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和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右)。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3)阅读材料二图文资料,分别说明两个事件的历史背景。
2021-02-1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进行阅读文献、研究文物、参观遗迹等活动,并思考总结’是中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
(1)某同学读到一位学者的观点“东周时期是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时期”’觉得可以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请你完成用所学论证此观点的任务。
(2)某研究牲学习小组在展示他们的研学成果时,出示了下列材料和结论。

指出改组同学从材料直接推导结论不合理的原因,请你帮助他们补充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3)在读《新唐书·百官志》时,同学们发现可以将记载的内容整理成表格的形式。根据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官吏职责,判断其对应的省、部等官僚机构分别是

(4)北京四中与‘实验中学的同学在故宫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觉得可以将故宫所见与课本所学联系。小张同学用故宫的建筑来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他的研究报告如下:

【研究题目】文渊阁与明朝君主专制的发展

【具体内容】文渊阁建于午门内之东,文华殿南。明太租朱元璋废相后负担过重,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他处理政事。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的表现之一。


请你以“军机处与        的发展”为题,依照小张同学的研究报考进行仿写。
2020-08-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表格中所列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归类。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2020-08-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
C.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
D.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9-09-22更新 | 932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秦王嬴政在统一过程中采取的部分措施。其措施旨在(     

序号

举措

1

灭赵后,迁赵王于房陵(今湖北房县)。

2

灭魏后,徙魏大梁于丰(今江苏丰县)。

3

灭齐后,迁齐王建于共(金河南辉县)。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B.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C.加快六国文化融合D.削弱地方割据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1906—1931年中国机器进口种类分类表。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年份机器分类
1906-1909刺绣编结缝纫机器,机器及配件
1910-1922刺绣编结缝纫机器,织造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
1923-1931纺织厂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发电厂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订书切纸机器,抽水机器,车床机
A.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机器生产日益普及
C.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D.工业结构不断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