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春秋战国相较,汉代提供了比先秦更有保障的求职途径和谋取利禄的机会,使各阶层社会流动的实现途径日益规范和制度化。汉代,不论学子出身如何,只要学业优秀并为统治者所用,便可上升到令世人仰慕的社会阶层,由学术精英和知识精英成为政治精英,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占据较高社会地位。

——摘编自薛志清等《功利观与精神的培养——对汉代士人社会流动途径的考察》

材料二   明代中期由于展开捐纳,导致官僚预备集团愈发膨胀,加之科举的额数相对稳定而不能适应人口数的增长,大批士人上进无门。时人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至于后世,而士与农、商常相混。今新安多大族,其地在山谷之间,无平原旷野可为耕田”,“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当时的士人杨爵“下诏狱,杖之。居数日,视无恙,复杖之”;王夫之在书中也多次谈到廷杖等酷刑对士人心态的摧残,为人君者毁裂纲常之大恶”。明末士大夫“躁竟”“激戾”“放织”等表现变成了士人群体的特有性格。

——摘编自王新博《浅议明末士人生存与心理动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汉代士人向上流动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明末士人的变化并进行评析。
2021-06-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协商民主”的概念,但也存在着许多蕴含或体现协商元素的实践。朝堂议事机制就是我国古代王朝统治者们所实施的一种听政议政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各个王朝统治者们为解.决事关国家或民族重大问题,以及其他统治事宜而开展商讨的一种决策机制。虽然这种机制涉及的仅仅是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少数人,是一种内输式的、精英阶层的协商,但仍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除了这种发生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传统协商机制之外,还有诸多发生在官府和百姓之间的协商机制,主要包括官府与百姓之间对话的官民对话机制、民间人士评议治国事宜的庶民议政机制、谋士说客建言献策的游说论证机制。这些机制发生与存续的政治环境多数是专制统治制度,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系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但是这些机制的运行也确实为广大百姓谋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合法合理的利益。

——摘编自杨守涛《我国古代协商传统研究》

材料二   近代中国“协商政治”是从追求“议会协商”开始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政府对其政治体制进行了一次革新,试图通过立宪改革来挽救其败亡的命运。谘议局与资政院就是立宪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们是清政府试行议会、开放政权的第一步。谘议局和资政院的设立,满足了新式士绅阶层参与政治的愿望,为“制度化容纳民意”提供了参考和实验平台。清政府被推翻后,承担向议会政治过渡职责的资政院和各省谘议局终止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中华民国成立后,乱象丛生。社会对以武力为手段的革命空前崇拜,认为革命是“救亡图存、解决内忧外患的根本手段”,而勃兴于晚清后期的“协商政治”精神在“革命与反革命”的语境中被湮没,之后又在早年国民党的一党训政体制中彻底沦为边缘角色。

——摘编自周巧生《近代中国“协商政治”的制度渊源探究》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注意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将协商融入政治生活中,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通过有效协商开展合作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协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谈判达成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共识,从此“政治协商”承载了国人对战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下和平建国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协商会议虽未落地生根,但这种集众家之长、和平协议国是的传统却被中共和民主党派继承下来,并在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发扬光大,直至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摘编自张晓《浅议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协商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协商政治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实行协商民主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中获得的世界地理新知识。利玛窦本人在中外文著述中都说《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亲手绘制的,明代科学家李之藻等人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序文中也有同样的说法,阮泰元《两仪玄览图》序文中亦提及此事。但近年来,美洲郑和学会会长李兆良提出,《坤舆万国全图》并不是利玛窦的作品,而是郑和为了准备第七次下西洋绘制的,“成图时间为1428~1430年”,该图“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李兆良所有演绎的逻辑起点是:《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以奥特里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为蓝本绘制的”,但《坤舆万国全图》上面共有“1114个地名,全部是中文标注,比奥特里乌斯的世界地图增加了几百个”,《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些多出来的几百个地名是从何而来的呢?他的结论是:这些多出来的地名“只能得自中国资料”,即15世纪前期郑和环球航行时所绘的中文世界地图。李兆良此处所说的“奥特里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指的是奥特里乌斯(Abraham Ortelius)所编地图集《地球大观》中的一幅世界地图。《地球大观》于1570年首次出版,是世界史上第一部近代地图集。李兆良还写道:“《坤舆万国全图》有原本藏在南京,官吏们密谋以利玛窦顶替作者”,“官员们在原图上添加序言和有限地名,利用利玛窦名义公开”。李兆良主要依据两种文献:一是明代梁辀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二是《利玛窦中国札记》。对照一下梁辀原文,没有一个字可以支撑李兆良的观点。

——摘编自龚缨晏《〈坤舆万国全图〉与“郑和发现美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李兆良的“新发现”谈谈史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从反洋教斗争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从戊戌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爱国主义运动一浪一浪高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从自发走向自觉。抗战时期,中国同美、英、法等帝国主义结成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完成了中国从近代初期笼统排外主义到科学地打倒帝国主义原则的转变。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理性提升的历程》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4-05-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李石曾、吴玉章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后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在北京设立了留法预备学校,在国内展开勤工俭学主义的宣传活动。五四运动以后,“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许多地方政府也先后对留法学生给予资助。1919~192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共有1700余人远赴法国,形成北洋政府时期留法运动高潮。历时10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它对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涌现出一大批国家栋梁——“编写奠定法学界奠基之作《比较宪法》的王世杰”“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的严济慈”“中国最为著名的耳鼻喉医学专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曹清泰”“‘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及各国工人运动的蔡和森”等。

——摘编自王刚《北洋时期留法群体的救国路径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政府时期出现留法运动高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时期留法运动的影响。
2024-04-15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世纪宋代新儒学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源于各方面思想资源的促成,佛老之学及魏晋玄学等外源因素需消化以外,儒学内部如汉唐经学的思想资源对于新儒学回归经典的创新更有直接关联。中唐思想文化特别是“是经疑传”等经学新风气,推动了唐宋之际“疑经改经”的思潮发生,新儒学通过创造转化汉唐经学知识的固有范式,实现了“经学理学化”的诠释学转向。最终,朱子学建构了一套“四书学”及“家礼学”的新典范,标志着新儒学“经典世界”的全面重建,有力地推动了儒学在哲学、经学及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摘编自吴震、金瑞《宋代新儒学与经典世界的重建》

材料二   考其所以蓬勃进步之由,实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了变动,已呈现出资本主义活跃的前期形态,因而反映在思想的争斗上,一方面否定着旧的静止的烦琐的和专制的思想,另一方面则在创造着新的实践的科学的和民主的思想。

——摘编自杨荣国《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史》

材料三   五四运动使中国迎来了“社会改造”的时代。在“社会改造”的语境之中,“主义”在高度关注中“崛起”,并成为“社会改造”的根本性问题。于是,时人对于“主义”的认知和解读,皆与“社会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主义”因“社会改造”而崛起,故而“主义”又与从事改造社会的社团发生联系,并成为引领社团前进方向的根本要件,这又导致社团中关于“主义”的论争,继而使社团因“主义”不同而分化。但“主义”一旦进入中国并置身于“社会改造”话语体系之中,也就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并出现了“主义”的“本土化”趋向,从而最终促进了作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逐步地建立其话语权势。

——摘编自吴汉全《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话语与“主义”的崛起—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新儒学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思想界发生变化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改造的特点,并简析其进步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交、会既行,而始直以楮(纸)为钱矣。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至於以楮为币,则始以无用为用矣。举方尺腐败之券,而足以奔走一世,寒藉以衣,饥藉以食,贫藉以富,盖未之有。然铜重而楮轻,鼓铸繁难而印造简易,今舍其重且难者,而用其轻且易者,而又下免犯铜之禁,上无搜铜之苛,亦一便也。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材料二 马端临编制《文献通考》时,元代官修《宋史》尚未成书,而《通考》所记述更为详细,分析更为客观准确,其论断多为《宋史》所缺失,因此成为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考证依据。正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文献通考》“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按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一是由于《资治通鉴》“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二是认为《通典》“不无遗憾”,“未有集著述之大成”,于是便“有志于缀辑”;加之家学的影响,取材于旧籍和当世学者的议论和朝臣的奏疏,遂成此书。他继承和发展《通典》开创的典制体通史之先河,弥补了唐玄宗天宝以后至宋宁宗嘉定以前的典章经制,并拓展了门类,从《通典》9门增为《通考》24考,分类更为科学,范围更为广泛,论证更加精密,影响更加深远。

——摘编自史彬彬《马端临〈文献通考〉及其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端临的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献通考》的进步之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叶,中国和墨西哥之间就存在着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1565108日,一艘名为“圣巴勃罗”的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丝绸、珠宝、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中国货物,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进入广阔的美洲大陆。从此,从中国沿海诸岛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航船年年往来。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中国的生丝促进了墨西哥丝织业的繁荣发展,陶瓷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墨西哥银元(鹰洋)大量流入中国,因此这条海上丝路也被称为“丝银贸易”。

——摘编自李宗军《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中国在明清交替时期,社会的动荡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海禁与迁界更造成了商品无法输出,使丝银贸易受到了极大打击,陷入危机状态。英国商人趁此机会将印度棉布打入了马尼拉市场。中国重新恢复秩序以后,与美洲的丝银贸易迅速得到了恢复,但是受制于印度棉布、英国走私商品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清王朝的南洋禁航令,丝银贸易的持续扩大受到影响。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同时中国由于白银大量涌入造成了物价上涨,此消彼长的变化使中国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丝银贸易趋于衰落。

——摘编自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银贸易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丝银贸易趋于衰落的原因。
2024-03-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统一分裂一再统一的总趋势推动之下,社会变革异常激烈。而这场伟大变革的时代转折点又在春秋战国之际,站在这个转折点上,看春秋是经济萧条、政治颓败的冷清社会,看战国则是经济飞跃、政治革新的一派繁荣景象。在私学中,著名的教师几乎都是思想家,他们不拘泥于传统,自由发表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不同观点,从而形成了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各种学派。

——摘编自晃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平王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诸侯国内部争夺以及相互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游牧族乘机侵扰,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境内诸国都受到威胁。到春秋末已逐渐出现七强并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齐田和为诸侯,七国并立局面正式形成,这对宗法传统破坏比较彻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面临春秋战国这场“社会变革”,儒家、法家提出的治国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夷变以来,帷幄所擘画,疆场所经营,非战即款(签订和约),非款即战,未有专主守者,未有善言守者。不能守何以战?不能守何以款?……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二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20世纪初,孙中山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兴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观诸国之海军表,其国力竞争之消息,可以默喻矣。”他还指出,国家生存要素为土地、人民、主权。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的土地包括领海,认为海才是国的界境。因此,他积极呼吁政府向西方国家订购“各项海陆空新式武器”,聘请外国军事专家来华教练我国海陆空军学生,以建立强大的海军。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孙中山便向国人大声疾呼;最先可以灭亡中国的是日本。为此,他在捍卫海权的宣传中,常以日本帝国主义为未来的假想敌,从国家战吆上唤起人们的警觉。

——摘编自《“海洋梦”系列丛书·走向深蓝中国海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源海防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魏源海防思想与孙中山海防思想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海防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2024-03-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