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田赋历来为中央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民国以后的北洋政府时期地方各省田赋截留日益严重,南京国民政府对此采取了承认现实的政策。1927年中央财政会议通过“国地收支标准案”,明令田赋划归地方。田赋划归地方的理论根据是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规划:“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皆为地方之所有,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中国沿海及江南等经济富庶之地大都落入了日军之手,这就使得国民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关税、盐税、统税)锐减。1941年4月,国民政府决定:下半年起将各省田赋收归中央管辖。

——摘编自齐海鹏《中国财政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一直是按照地亩的常年产量来征收的。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到2004年,更是降到不足1%。从2004年开始,中央决定免征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农业税的取消,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摘编自刘涵《简读中国农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将田赋划归地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改革农业税的背景,并归纳其历史意义。
2023-01-11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科举制(隋唐—1905年)
(1)背景:随着____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发展历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____,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____两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____

(3)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一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思考:据材料一、二,归纳科举制的特点。
(4)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晚唐由名族公卿贡举进者占76.4%,至宋代跌至13%;寒族在晚唐仅占9.3%,北宋时增至58.4%。此现象不仅可以表示社会之转变,同时可以表示科举制度汲引寒士之效用,愈久而愈见。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影响。
2022-09-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社会意识中没有休闲的观念,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信念支持和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初,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成为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最大精神力量。人们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不知疲倦地学习,“废寝忘食”、“苦干加巧干,革命加拼命”是那个时代的美德,战争年代的革命先烈及其英雄事迹是当时人们的精神偶像,像秋瑾、刘胡兰、江姐……尽管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

—摘编自秦学《新中国休闲文化与生活风尚变迁的审思》

材料二   改革开放使我国居民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由贫困型向温饱型、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跨跃,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增长,同时也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人们花费在维持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这一时期,我国交通和运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带来了休闲娱乐业、旅游业、文化传媒业、体育产业和会展业等五大休闲产业的长足发展,这一切使居民休闲的条件极大改善,使居民在休闲的地点、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扩展了居民休闲的范围,提升了居民休闲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还使我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缩短、与世界文明不断接轨,追求符合人性、自由的休闲生活自然也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张雅静《居民休闲:从“政治附属”到“精神支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前人们精神生活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如何促进我国休闲文化的发展。
2023-04-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9月,清政府下令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湖南书院改革再兴。长沙城里,求是书院改为省城大学堂,城南书院改为师范馆,岳麓书院改作省城高等学堂,而原高等学堂校址改为农工商矿实业学堂。受此影响,各府州县也纷纷把书院改为中、小学堂。由于是改造,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不至于负担过重;同时,发展新学时兼顾旧学,阻力较小。学生公费名额得到普遍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大拓宽。一个多门类、多层次的近代教育体系,便在湖南逐渐形成。

——摘编自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


(1)根据材料,归纳清末湖南书院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湖南教育改革的历史作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99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群英谱部分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备注
年龄情况最年长的是赵九章和王淦昌,均出生于1907年。最年轻的是周光召和孙家栋,都出生于1929———————
教育背景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21位留学美、英、法、德、苏等国,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有5人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外语水平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周光召在留苏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的研制
地域分布从籍贯看,苏、浙各6人,皖3人,湘、鄂各2人,滇、辽、冀、鲁各1人。从生长地看,南北划分,淮河以南16人,以北7人;东西划分,沿海省份14人,中部省份7人,西部省份2人。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10人,算上邻近地安徽,则为13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籍贯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籍贯同为江苏省吴江县(现苏州市)人
学界地位18人为中科院院士;3人兼任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3人为中科院,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钱三强曾任中科院刮院长、中科院特邀顾问周光召曾任中科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据冯华《“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最美奋斗者)》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两弹一拦功勋”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功勋”群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 以圣王同祖于黄帝的思想作指导,描述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五帝三王” 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统绪的渊源;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它不但重视对黄帝、夏禹和秦朝的国家疆域沿革考察,而且对汉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作出了全面反映,体现了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

——摘编自汪高鑫 《<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材料二   辽、西夏政权都是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耶律德光将“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辽”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夏”者义训为“大”,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同时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

——摘编自刘开军《再现民族间心灵沟通的历史长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史记》历史叙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西夏政权修改国号的原因及其意义。
7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回租界的重大胜利,具体史实如下:

192679月,北伐军进入湖南后,英军抵抗北伐军,制造万县惨案,激起人民极大愤慨。

1226日,中共党员李立三领导汉口群众举行反英大会,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收回租界。

192713日,群众为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举行庆祝活动。英军干涉集会,制造“一三”惨案。中共当晩提出请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抵制英货等要求。

14日,湖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省学生联合会等200多个团体代表举行联席会议,提出了请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等八项决议。

15日,中共领导武汉三十余万群众举行反英大会。会后,爱国群众控制汉口英租界。

1月6日,九江群众占领九江英租界。随后全国形成了反帝斗争洪流。共产国际、苏联政府及英、日、美等国工人阶级也通电表示支持中国的斗争。

219日和20日武汉国民政府和英国谈判,收回汉口、九江的租界。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以下是新中国新增建交国数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口、九江成功收回英租界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一次,分析高峰出现的原因。通过比较新旧中国的外交,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022-03-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度,改地方三级行政体制为州、县二级行政体制,裁减了冗员,节省了国家开支,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他还制定《开皇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法,准许有冤者上诉。在经济方面,隋文帝推广均田制,实行轻徭薄赋,确立“输籍之法”,即朝廷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每年正月,地方官负责在乡里挨户依照标准定等,当作征发差役、确定税额等的依据;从事户口整顿,进行“大索貌阅”。就是朝廷按照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查出有谎报年龄者,基层官吏保长、里正都要流徙远方,并鼓励民户互相检举。为充实长安,隋朝在各地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的义仓。这些措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社会经济,使隋朝很快富强起来,史称“开皇之治”。

——改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归纳隋文帝时期创立“开皇之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治世或盛世的主观原因。
2022-12-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府院之争”。府院双方都力图寻找外国作为靠山,这正好与美日的争夺结合起来。围绕中国对德作战问题,美日关系日趋紧张。1917112日,美日两国经过多次谈判,签订《蓝辛—石井协定》,其主要内容是

1)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尤其在与日本属地接壤的部分享有特殊利益。

2)美日两国无意以任何方式侵犯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两国坚持在中国门户开放和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19414月,罗斯福签署了一项命令,同意美国军人辞职加入陈纳德的美国志愿航空队(俗称飞虎队)。81日,美国志愿航空队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空军部队的一个单位。这支航空队对于保卫中国西南的空防,对于为后来在缅甸作战的中国军队和其他盟国军队提供空中支援,对于夺回中国领空的制空权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11日,关、中等26国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美两国终于成为共同抗日的盟国。

——摘编自陶文钊、何兴强《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781216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和美国总统卡特在各自国家首都同时宣读了中美《建交公报》。公报说,两国商定自19791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并将于19793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摘编自陶文钊、何兴强《中美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蓝辛—石井协定》。指出中、美、日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并归纳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建交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915日,美军发动了“仁川”登陆。28日占领汉城,29日进抵三八线。朝鲜军队迅即溃败,朝鲜半岛的局势十分紧急。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给斯大林发了求救电报,要求苏联给以援助。同时朝鲜外长朴宪永飞到北京,送来了金日成的求救信。恳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兵支援朝鲜。中共中央经过谨慎考虑决定出兵朝鲜,经过中朝人民共同努力,经历历次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并最终于1953年朝、中、美三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一个弱国敢于对抗世界一号强敌,这在世界史上是先例,毛泽东是先例。从此以后,以弱抗强的事例在世界其他国家出现。朝鲜这一仗使中国的国威在世界.上扬名,有华侨华人说:“都是人家侵略咱,这章书再也不会有了。”

——摘编自《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一来自俄国解密档案的新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产生的深远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