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7 道试题
1 . 某班板报出现了如下版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代前期修建郡县城池,受《考工记》影响,以军事防御为重点,《礼》云“城郭沟池以为固用”。明中叶以后,逐渐改为“城郭必置街坊”。这反映出明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市坊限制的突破D.儒家思想的僵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大批北方汉族儒士纷纷出仕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了儒学教育机构,前秦苻坚令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受业儒学,鲜卑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民族深度交融B.民族矛盾消除
C.少数民族学习儒学成为时尚D.少数民族南迁促进农业发展
4 .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要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多数党派的赞成。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各界(     
A.未认识到斗争的必要性B.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C.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期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
5 . 1938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开办“青年训练所”培养为日本效忠的伪职人员;设立“东文书院”教授中日语言,“以融洽两国青年之感情为宗旨”。这些行径意在(     
A.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B.解决日本子女的教育问题
C.推行奴化教育毒害青少年D.破坏近代中国的教育体系
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材料二 明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不到十年,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三 明成化年间,“居民附集,商贾渐通”。至嘉靖时,“居民百家,锦绫为市”(嘉靖《吴江县志》)。“入清,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咸萃焉,遂成巨镇。”(同治《盛湖志》)

﹣﹣《盛泽镇志》

材料四 (盛泽)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五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

﹣﹣乾隆《吴江县志》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2)材料二中施复夫妇的身份有何变化?表明明朝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和四反映了盛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属于哪种类型的市镇?
(4)材料五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
2023-02-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封闭和保守的‘黄土文化’。”下列能批驳此观点的有(  )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大秦使臣来华     ②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外传和马可•波罗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⑤《农政全书》的有关内容     ⑥清政府的“海禁”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2023-02-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在从事革命活动的时候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自觉地承认自己是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这件事本身就深刻说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历史所具有的影响,说明这个伟大的农民战争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

——摘编自李时岳、赵矢元《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然而在其对大城市的进攻中都最终失败。湘赣边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人在大城市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把队伍拉到农村进行斗争,途中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但由于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在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红军召开了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存在方针路线分歧问题。

——摘编自王薇等《浅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对“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继承,指出辛亥革命顺应时代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探索的变化,分析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探索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


——以上数据摘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时间岁入/缗岁出/缗状况
宋太宗(976﹣997年在位)22245800近半余大半
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150850100126775200余24074900
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126251964无余无余
宋英宗(1063﹣1067年在位)116138405131864452亏15726047

——以上数据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表分别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状况?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3-0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书有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记述

记述

出处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而是为彻侯。”

《史记·秦本纪》

汉武帝即位后,“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

《汉书》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三国志·魏志》

材料二   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所谓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者记述的选官用官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科举制创建的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