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B.
C.D.
2021-07-08更新 | 10371次组卷 | 106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居丧是死者亲属在服丧过程中的哀悼表现,儒家制度根据血缘远近规定了相应的居丧等级标准。东汉时严格遵守居丧制度,魏晋时居丧违礼现象时有出现。该变化反映出
A.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思想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时代变迁影响伦理观念选择D.人民大众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以实现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1-08-26更新 | 49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2021-06-08更新 | 12475次组卷 | 112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D.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2020-10-23更新 | 258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C.科学技术不断进步D.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8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被希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私营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B.“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C.开始实行重农抑商D.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大变革需要有稳定的秩序,力求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的周边环境;坚持独立自主、排除任何外来干预,以便集中力量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

材料: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变化一览表(部分)

时间外交方针、政策主要内容
194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5“求同存异”方针主张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亚非国家求同和团结,中国在坚守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亚非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70年代一条线、大片为对付苏联,建立一个最为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是反霸的主力;第二世界(发达国家)是争取和联合的力量;在反对美苏争霸时,为了集中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美国成为一支可以利用乃至联合的力量。
1982对外开放、不结盟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对于一切国际问题,中国将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