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可分为“性善论”与“性恶论”两种形态,随着郭店楚简和上博简的发现,另一种重要形态“性情论”浮出水面。这说明(       

A.学者学识深浅决定历史研究可靠性B.多种史料互证定能还原历史真相
C.史料的丰富促进了史学研究的发展D.最新出土的实物史料可信度最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册府元龟》中所记载的唐代开元年间东北部分部族海产贡物统计表,据表可知(     
部族名称史料记载
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渤海靺鞨
(忽汗州都督府)
遣使献鲻鱼
遣使乌那达初来朝献海豹皮五张
遣使献貂鼠皮、昆布
A.唐朝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B.东北地区处在原始渔猎阶段
C.中原与东北地区互市贸易繁荣D.政府羁縻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2024-04-01更新 | 32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以下史料与元朝“大中国”内涵相符合的是(       
①“(原唐代羁縻地区)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②“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③“(官员入仕)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④“籍江南民为工匠,凡三十万户”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 .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失期,法皆斩。”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却记载:“御中发徵……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水雨,除兴(注:发徵:征发徭役;淬:斥责;除:免除)。”这说明(     
A.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B.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C.历史研究应坚持“二重证据法”D.多元历史解释能认知历史规律
2024-03-1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便将其于许,建立许国。其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2024-01-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官员的职能:“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据此判断,这一官员最有可能是(       
A.秦朝的御史B.汉代的刺史C.魏晋的中正D.宋朝的通判
7 . 下表是两部史书关于交子的不同记载,说明(       

时间

出处

记载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元朝

脱脱《宋史·食货志》

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
A.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B.因记载不同无法得出历史真相
C.两则史料互证即可揭示出真相D.时代不同影响对历史事件解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科学技术史》记载:“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宋代那么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完全不同。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察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宋代科技的发展(     
A.是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的结果
B.对宋朝的社会发展转型产生了根本影响
C.突出变现为宋词等人文文化非常发达
D.统治者并不关心其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2024-01-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人说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可作为研究科举制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的是(     
A.B.
C.D.
2023-11-08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史料记载,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曾写信给东晋豫州刺史祖逖,要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魏书·食货志》曰:“自魏德既广……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此时(     
A.政权林立更迭频繁B.南北经济差距在缩小
C.北方商品经济繁荣D.南北方联系未曾中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