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下表为1881—1901年间部分年份广州生丝出口数据(注:七里丝为手摇机缫制产品,厂丝为机制缫制产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广州是生丝出口核心区域B.新生产方式冲击传统经济
C.民间设厂获政府大力支持D.自然经济遭破坏完全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1957年出士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对其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成熟B.实证成都是我国说唱艺术发源地
C.表明东汉时期市井文化的盛行D.是研究东汉雕塑艺术的一手史料
2021-01-08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
4 .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著名河流,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不同地域文化呼吁思想文化的大一统
B.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齐鲁文化圈是当时全国思想的核心区
D.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
2020-12-07更新 | 924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0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聂军抵抗之顽强,西方甚至有记者认力“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记者的报道令大其词,的是想推卸责任
B.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C.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两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
2019-07-08更新 | 137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6 . 读图1、图2,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图1《战国七雄图》               图2《西汉初年形势图》
A.战国七雄在汉初基本复国B.秦朝地方行政制度被废除
C.汉初无为使国家再次分裂D.汉初建制受历史传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姑苏志》中说:“民居所聚谓之村,商贾所聚谓之镇。”下图显示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万历年间中国市镇开始兴起
B.乾嘉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同光年间市镇发展得益于世界市场
D.明清时期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相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即彼此单一相配,很忠贞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B.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9 .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
D.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阶段主要译者及译本来源翻译特点主要阅读对象
1899—1919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等摘译自英文版,发表在《万国公报》《天义报》。
《新民丛报》《大公报》《民报》等报刊杂志转载来自日文版的摘译。
主要的翻译方式是“转译”,翻译与阐释出现了不少失误、误读甚至曲解。知识精英
1920—1949年1920年,陈望道,自主译自日文版
1930年,华岗,中共布置任务译自英文版
1938年,成仿吾和徐冰,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译自德文版
1943年,博古,据俄文版对成仿吾和徐冰版进行校译版
1945年,陈瘦石,自主译自英文版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得以解读和阐释。中共党员
1949—2009年1949年,谢唯真,“莫斯科百周年译本”,译自德文版
1964年,中央编译局,译自德文版
1978年,成仿吾,译自德文版
1995年,中央编译局,译自德文版
2009年,中央编译局,译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C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
翻译与出版由以往的“分散多样”的“自由行为”上升为“统一集中”的“国家行为”,翻译行为组织化、规范化、科学化。普通民众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从上列表格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要求:简要写出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评价准确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