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唐陵石刻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气势雄伟。(唐太宗)“昭陵六骏”的六匹骏马姿态神情各异,神武有力,栩栩如生;(唐高宗)乾陵石刻的天马,学名“翼马”,头上有角,两肋间有飘逸的翅膀,体态健硕,呈凌空翱翔之势;唐睿宗桥陵的一对华表古朴端庄,景象雄奇。这类作品
A.反映了唐朝高度繁荣的物质财富B.说明了宗教雕刻艺术的高超
C.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D.体现了大唐豪迈恢弘的气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载,笃信法家思想,有着焚书坑儒恶名的秦始皇,因为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博通六艺”,而将其拜为少傅;轻慢儒生,以黄老之术治国,有着“尿溺儒冠”黑历史的汉高祖刘邦不但祭孔,还封孔子九世孙孔滕为“奉嗣君”。这两则故事主要说明了
A.法家与道家思想有明显的缺陷
B.儒学具有普世价值该有的特性
C.孔子思想可以成为政教指导原则
D.秦始皇与汉高祖也需要凝聚人心
2019-11-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201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4 . 清代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江西举人王锡侯撰成《字贯》60卷,因凡例中写有康熙、雍正庙讳(本朝君主宗庙里供奉的祖先名字)玄烨、胤祯及乾隆帝名弘历,被仇人告发,处以大逆罪,全家被抄斩。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封建帝王的唯我独尊和蛮横霸道。B.是封建时代人与人不平等的现象之一
C.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D.只有在清朝才可能存在这类现象,因为清朝大兴文字狱
2016-11-2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陕西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闵、子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然而《春秋》对此书以“薨”,或书以“卒”。这种表述体现了
A.孔子的价值评判
B.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C.《春秋》旨在叙事
D.历史评价的公正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
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
7 .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
A.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自身的演化与历史的演进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材料一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旗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关系而结成的友谊。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其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于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最终唯有通过政治的实践和检验来确证它的价值。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的历史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推动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认为现代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9 .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首先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其次,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限期交由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再次,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法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5便士。为此引起美国的争夺,同年12月美国变更购银办法,迫使世界银价猛跌,影响中国外汇基金的稳定。

——摘编自《再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影响。

10 . 东海县博物馆于l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集簿》载:(公元前l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中所载“县、邑、侯国卅八”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完全吻合。它虽然只有短短的650余字,却包括了数十个项目的综合统计,此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有
A.《集簿》是我国迄今首次发现的郡国向朝廷呈报的上计簿
B.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C.《集簿》对于进一步研究东汉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D.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