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巢、遂、羲、农,略见开化的迹象”,材料体现了何种史料在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时的价值?(     
A.神话传说B.考古资料C.传世文献D.甲骨卜辞
2023-10-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宅兹中国”

西周青铜器何尊内铸铭文“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就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你如何看待何尊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

(2)“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请将以下中国古代国家版图与朝代相对应(填写字母)。

秦朝:______;唐朝:______;元朝:______;清朝:______
(3)中国版图的扩大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关系密切,请将以下文献与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对应。(填写字母)
《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______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______
《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______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4)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版图奠定的作用。
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清代官修《明史》载:“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朱以海,即明鲁王)遁入海。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材料二:江日升在其著作《台湾外纪》中,引“野史”《明季续闻》道:“辛丑,(郑)成功迎(鲁)王归金门,仍奉供给。壬寅(1662)五月初八日成功殆……(十一月)鲁王薨。

注:江日升是为明末将领之后,自幼听闻父亲谈论明郑事迹,康熙年间恩科解元


(1)指出材料一、二中对明鲁王的死因记载的矛盾之处。
(2)针对明鲁王死因,你认为上述两则材料何者可信?或你另有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三:1959年,明鲁王墓于金门重见天日,出土刻有墓志铭的石碑一块,上刻“监国鲁王讳以海……力图光复,虽末路养晦,而志未尝一日稍懈也……王素有哮疾,壬寅(1662)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等字。


(3)材料三对澄清明鲁王的死因有何价值?从史料的性质和价值的角度简述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例举两项导致历史记载出现“矛盾”的原因,并指出破解这一“矛盾”的方法。
4 . 画像中的孔子
观察以下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画家所绘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问题
(1)这三幅画像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这些画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反映出后人对孔子的历史记忆有何共同之处?
(3)你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画像的史料价值?
2019-11-0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5 . 绢与马

绢马贸易是中国古代通过物物交换的一种贸易形式,“绢”主要指丝织品及布帛之类的织物,此类贸易主要发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民间和官方均存在这类贸易的记录。

小明在学习中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搜集到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   《石染典买马契》


   

这件文书是一份唐朝时的契约,出自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记载了733年的一次马匹买卖,有3位保人作证。

马一匹,骝敦六岁。开元二十一年正月五日,西州百姓石染典,交用大练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分付了。如后有人寒盗认识者,一仰主,保知当,不关买人之事。恐人无信,故立此契。两共和可,画指为记

——《石染典买马契》原文


(1)材料一若用于研究绢马贸易的细节当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材料二   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材料三   突、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绢马贸易的影响。

绢马贸易在安史之乱后发展迅速,小明又搜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四   时回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帛百余万匹。而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五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赢,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白居易《阴山道》节选

材料六   凡发府兵……,当给马者,官予其直市之。每匹予钱二万五千..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七   (唐宪宗时)礼部尚书李绛奏言:“..北狄、西戎,素相攻讨,故边无虞。今回鹘不市马,若与吐蕃结约解仇,则将臣闭壁惮战,边人拱手受祸…”

——《新唐书·回鹘列传》


(3)材料中的“乾元”是(单选)(     
A.庙号B.谥号C.尊号D.年号
(4)上述哪些材料能用于研究安史之乱后绢马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绢马贸易的认识。
2023-08-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史料中的“公车上书”。

史料的搜集、整理与辨析是开展历史研究的基础。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围绕着上书未达光绪皇帝这个问题,有如下史料

材料一   1899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清朝士大夫阶层对甲午战败的反应。
(2)根据材料一、分析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二、概括茅海建对上书未达光绪皇帝的认识;并谈谈茅海建的论证是否科学合理,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从作者意图与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这一争论。
2023-12-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7 . 文物中的古代中国

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某校历史社团举办主题为"文物中的古代中国"的文物图片展览活动。


(1)根据展览图片信息,将下列展品符合国家治理方面的是(填写字母,可多选)(     

A.后母戊鼎B.战国双镰铁范C.商鞅方升D.里耶秦简
E.马踏匈奴石雕F.张骞出使西域壁画G.秦半两钱H.甲骨文
(2)若研究商代史,上述文物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
(3)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图片 F 的理解,该社同学特意在展览区配置了一幅说明地图,观察下图,其中重要地名标注错误的是(     )(单选)
A.长安B.西域都护府C.敦煌郡D.葱岭
2023-10-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若就该提纲展开研究,以下哪些是直接史料?
   
A.西汉司马迁《史记》                                 B.中国邮政《古代思想家-老子》
C.战国商鞅《商君书》                                 D.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
E.清焦秉贞《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
直接史料(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2023-11-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材料   (汉武帝诏)“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书·西域传》

1.作为史料,材料五能对上述哪则史料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说明理由。
2.基于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对汉武帝评价的争议?
2023-11-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二世即位”之谜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___,源于考古实物的是_________,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_________。(请选择相应字母作答)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梳理材料脉络:按时序列出材料中“二世即位”的关键信息。

3.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材料一: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
A.即位说                 B.篡位说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说明理由。
2023-11-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