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面是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对日本731部队在撤退之前毁灭罪证时的场景的描述(局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那座利用特殊钢材和近50 公分厚的水泥墙盖起来的特设监狱,十分牢固……部队人员拿着铁镐和铁锹走进特设监狱单人牢房的一刹那,都吓得呆立不动了……他们发现在单人牢房墙上闪耀着黑紫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每个字约为 20厘米见方。监狱里根本无法搞到笔墨,一看便知道那是用鲜血写成的。一个个黑紫色的字迹,像高压电流般地冲击着这些慌忙进行战败处理的731 部队人员的大脑,使他们麻木了
A.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有效证据链B.印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了历史解读D.史料记载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宋岳珂《桯史》卷二记载,一位富翁对想发财的穷书生说:“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穷书生请教五贼是什么,富翁说:“即世间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抛弃重农抑商的政策B.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
C.儒家传统义利观回归D.理学世俗化趋势加强
3 . 日本学者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说:“奈良的贵族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两位学者的记载都印证了唐朝(     
A.对外交通发达B.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C.民间交往频繁D.日本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
2023-12-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隋书》记载,在协助隋王朝统一岭南后,每逢年节全家团聚时,冼夫人都要安排家人把梁、陈、隋三朝君主封赏的物品陈列大堂,并训示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这里的“好心”是指(     
A.拥护隋朝统治的决心B.维护国家统一之心
C.加强各民族团结信心D.弘扬传统儒学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烽火戏诸侯”是《史记》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为博美人褒姒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谎称犬戎入侵,史称“烽火戏诸侯”。有学者详考历代文献,发现最早记载这一故事的是《吕氏春秋》:周幽王置大鼓进行击鼓传音以备犬戎入侵,后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击鼓,以至于犬戎入侵时诸侯无人来救,其中明载“幽王击鼓”而非点烽燧。据考证最早的“烽隧制度”仅见于战国时期《墨子》,迄今发现最早的烽火台遗址为秦代“通权火”祭祀所用,可见司马迁当是根据汉代的预警方式来推知西周时期的情况。这表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历史的全部细节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可以弄清
C.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6 . 如表所示为清代前期东南地区茶叶生产经营的文契记载(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说明当时(     
记载出处
土产茶最多……客商携资至者,络绎不绝。而民不加富,盖工作列肆皆他方人,崇所得者,地租而已。《崇安县志》(嘉庆年间)
建阳山多田少,荒山无粮,以历来管业者之为。近来多租于江西人开垦种茶,其租息颇甚廉,其产殖颇肥。陈盛韶《问俗录》
(沙县)物产茶,土著不善栽培,山地皆租与汀(州)、广(州)、泉(州)、永(春)之人,并有将山旁沃壤弃而出租者。卞宝第《闽峤轩录》
A.农业结构的巨变B.制茶工艺的成熟C.租赁关系的发展D.外来客商的增多
2023-11-26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跨市联合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考古发现的湖南里耶秦简显示,江陵县丞暨于公元前226—前225年之间因职务上的过失、差错等,先后八次受到追责的时间、原因及具体事实等都一一清晰记载。这表明秦朝(     
A.地方分权制衡B.刑罚尤为严酷C.监察机制健全D.吏治管理严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有人记载:“自此夷(荷兰)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这说明当时(     
A.明政府仍厉行海禁政策B.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技术
C.传统的华夷观念被打破D.人们忧患意识仍较淡薄
9 .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对山西省天马曲村西周晋献侯苏之墓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为公元前808±8年,而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侯苏卒于宣王十六年(公元前812年),这表明(       
A.史学发展推动了碳十四测年的进步B.历史研究必须与考古的发掘相映证
C.学科间密切结合的研究模式可借鉴D.考古发掘对研究历史具有决定作用
10 . 《史记·夏本纪》记载:“虞、夏时贡赋备矣。”《孟子.滕文公》也记载:“夏侯氏五十而贡。”这可以用于研究当时(       
A.具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B.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C.国家体系和职能已经确立D.出现了尖锐阶级矛盾
2023-09-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