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阶级成分1950年1954年
人口
比重(%)
土地占
有比重(%)
人口
比重(%)
土地占
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
C.人民公社普遍建立
D.“包产到户”广泛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其中,第五期毕业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
时间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第三期
1924.10—1926.1
1300
1233
第四期
1926.3—1926.10
2680
2654
第五期
1926.11—1927.8
3300
2418
第六期
1927.10—1929.5
4400
3970

①国内战争②政治分裂③外敌入侵④经济停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隋唐至明清时期“节(夫死不改嫁)烈(以死守节)妇女”的数量变化情况。下表数据可以用来解释
时间隋唐
节烈妇女61人274人742人35892人12323人

A.宋以后妇女思想开放
B.理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C.明清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D.明清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4 .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
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
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满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原料
5 .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钢(吨)生铁(吨)煤(吨)锰矿石(吨)
1935年2565657870623609174731400
1936年4143158099963990298543400
1937年5563479586833723046979187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6 . 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人才数35534(隋3,唐19,五代12)186536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