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摘编自徐国利《中国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     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六千两百多万,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125%;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4%1920年增加为14%1914年到1920,中国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纱锭由687900多锭增至1354500多锭,即增加了97%。同时期面粉厂增加了84家,面粉的出口由7万担增至396万担,并由入超转为出超。

——摘编自孙长斌《一战时期中国经济变化与民主革命新因素的成长》

材料三     全面抗战爆发,江苏棉纺织工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无锡损毁设备占该地设备总数的70%。江苏各地沦陷之后,日寇又以占用、租用、统制、专买等手段掠夺各厂资产、原料和成品,所有纺织厂除停工外均被日寇军管或委任日商经营,江苏民族棉纺织工业迅速衰落。

——摘编自赵明远《衣被天下!江苏近代棉纺织工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3-02-20更新 | 194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下图是历代寒门子弟入仕比例的统计,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①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导致两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降低
②隋唐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新制度,使得寒门子弟比例不断上升
③宋朝理学盛行和科举考试推动,寒门子弟入仕比例超过士族子弟
④总体反映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的变化,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0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白银货币

材料一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设宝钞提举司。洪武八年(1875年),明太祖命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在民间金银不能通行于交易中。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每贯宝钞只能兑换一百六十枚铜币,贬值已经超过六倍。宣德时期,政府重申并加强了对民间使用白银的禁令。正统元年(6年),“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代替宝钞,弛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共不者乃用钱……”

——据《明史·食货志》整理

材料二 当代学者搜集了明代洪武至成化年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将其使用通货类别情况统计如下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买卖的结算方式)
宝钞(张)银(张)谷物(张)绢布(张)
洪武年间(13691398年)3765
建文年间(13991402年)7114
永乐年间(14031424年)841143
宣德年间(61435年)91921
正统年间(61449年)35712
成化年间(14651487年)90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洪武、宣德、正统三个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导致白银货币地位变化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举例说明,材料二土地买卖契约统计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价值。
2022-01-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康熙初年,苏州城门外“庐舍栉比,殆等城中”,闾门外的商业区更是与枫桥镇连成一片,延绵20里之长,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贸易中心。据樊树志统计,与枫桥镇相似的市镇,在正德年间有14个,乾隆时期增加到了26个。这表明,明清时期(     
A.市镇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B.苏州的经济地位已遥遥领先
C.商品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D.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5 . 沙门拜君,是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何题。

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自东晋起,在沙门是否拜君问题上。几方势力反复拉扯。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四月十五日,唐高宗下达敕旨“君亲之义,在三之训为重;爱敬之道,凡百之行收先……今欲令道士女官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五月十五日,朝廷集议沙门礼拜君亲问题。六月五日大臣上报议状统计结果:主张沙门等出家人致拜君亲354人,主张沙门等不拜君亲的有539人;六月八日皇帝下达诏书“初令道士、女冠、僧、尼等,并尽礼致拜其父母。”

——摘引自孟宪实(皇帝制度的另一面——以高宗龙朔二年的两道制敕为中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沙门拜君”反映出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2022-07-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6次组卷 | 172卷引用:2013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唐代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水利工程情况统计。这反映出该时期
水利工程总数唐前期工程占总数的%
关内2446%
河南2588%
河东1794%
河北5284.6%
淮南2030%
江南7433.7%
注:唐朝前后期划分是以安史之乱为界;江南包括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东部几州(长江下游地区)。
A.国家区域发展实现平衡B.水利工程推动盛世局面出现
C.南方经济地位逐渐提高D.关外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欠缺
8 .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加强
C.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D.儒学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9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
189469.496.2624.25
190062.9911.2025.81
190555.7114.0430.25
191050.8916.1432.97
191448.3120.39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19-01-30更新 | 2779次组卷 | 68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为政之道,要在用人。阅读下列有关科举制的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确立于隋唐时期。与察举相比,科举制下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等附加条件。考试科目中以进士科最为显要,主要考诗赋,即命题作诗。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进士6603人。


(1)科举制度逐渐取代察举制度是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变化。试对这一现象做出评价。

材料二: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队伍的核心。两宋310年,仅通过中央省试合格的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其规模远远超过前后各代。当时的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获得资格的,而其籍贯也有所变化。隋代宰相只有极少数籍贯属南方,唐宰相累计有369人, 其世族籍贯90%属于北方。北宋中叶以后,南方任宰相者渐多。据统计,宋代共有宰相134人,南、北方地区分别以浙江、河南为代表,河南共有21人作过宰相,北宋18人,南宋3人;浙江先后有24人任过宰相,北宋4人,南宋20人。


(2)分别说明宋代科举制度及官员构成的特点。

材料三:明代规定,士子必须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州、府、县学资格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从而使官办学校与科举密切结合。考试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义、经义,即从四书五经原文中择句命题成文,作文时必须根据程朱理学的注疏,模仿古人语气进行发挥,并要遵循固定的格式,即“八股文”,它由一些规定的段落组成,其主体为四段对偶排比文字。直到清末,八股文一直是读书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

晚清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戊戌变法中,光绪帝下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 ,并创办京师大学堂。废科举和兴才育学也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清政府废除武举,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并颁布新学制,规定教育的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制。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


(3)概括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0-07-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示范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