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1916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第一卷第六号刊登了易白沙的《孔子平议》,该文点燃了对儒家旧伦理大加挞伐的第一把火。接着,《新青年》又发表了一系列抨击儒家三纲五常的文章,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孔教。《新青年》发表这些文章的根本意图是(     
A.维护民主共和B.改造国人思想C.配合五四运动D.宣传民主科学
2 . 五四运动前夕,国内报刊上开始出现专门介绍马克思生平和学说的文章。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开始多了起来,《星期评论》《国民》《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进步刊物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当时(     
A.思想文化氛围相当宽松B.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
C.五四与新思潮相互促进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 . 《墨子·尚同上》提出:“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之以为三公……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这反映出墨子(     
A.意图构建分权体制B.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
C.借鉴儒法两家思想D.贤能治国的政治理想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一时期的壁画也发生了地域性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艺术传统的多样性。许多壁画创作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北方少数民族、江南等地区的艺术中常见的各种手法相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国独特壁画风格的发展,也对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王芷冉《民族融合视域下魏晋南北朝壁画创作研究》

材料二   早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主要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场景的反映,随着契丹民族的崛起和进入中国北方地区,辽代中后期墓葬壁画逐渐显露出同中原文化趋同的特点。

——摘编自石惠杰等《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壁画及其发展现状》

材料三   五代十国时期壁画图像主题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展现了极大的自由性和区域性特点。宋代墓室壁画风格有别于唐代墓室壁画中森严的礼制规范,在题材上丰富多样,且更加生活化,宋代成为继汉唐以后壁画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高峰期。

——摘编自金凡茜《宋代墓室壁画中世俗之美演变的成因分析》

(1)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的原因。
(2)指出古代壁画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谈谈古代壁画的价值。
5 . 商朝时期,一部分商族人经常到毗邻的其他部族做买卖,因此,在时人心中,善于做买卖的人就是商(族)人。周灭商以后,从事商品买卖的人增多,已经不再以商族人为主体,人们不分种族地把商人作为所有买卖人的统称。由此可推知,周代(     
A.民族关系较为融洽B.地域性商人群体涌现
C.商业贸易取得发展D.“工商食官”制度瓦解
6 . 南宋临安城的市中心有综合商业区、商人存放货物的塌房区以及各种“行业街市”,如洗浴业的街市称“香水行”,饮食业的街市叫“酒行”“食饭行”。这说明,南宋临安城(     
A.城市政治功能丧失B.城市布局十分混乱
C.社会观念日益开放D.商业性特征较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57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三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894年,一位在洋务企业任职多年的思想家在其著作中强调,西方国家“育才子学堂,论证于议院”是其强盛的重要原因,他反对将“体”和“用”简单分开,并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比军事侵略更危险。这有助于解释(       
A.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B.维新变法的思想条件
C.知识分子的广泛觉醒D.洋务企业的发展诉求
2023-12-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考古研究显示,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如图所示为截至1959年东非出土的古钱币中中国钱币的占比情况。这反映出(     
A.宋钱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臻于鼎盛
C.宋代实现了与东非双向直航D.宋代商品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10 . 唐代关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渭北本有稽胡、羌族,后又有突厥、铁勒、回纥,吐谷浑、党项徙入,京师长安更是各族文化荟萃。这一现象的出现(       
A.增强了农耕文明的影响力B.刺激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C.得益于较开明的民族政策D.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