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8 道试题
1 . 据记载,北魏拓跋珪统治期间,注重屯田垦荒,并不断内徙“新民”。还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由朝廷出面,解散原来参加联盟的柔然、高本、乌桓、杂胡等“四方诸部”,转移到京畿平城周围定居,使其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北魏的这些举措(     
A.体现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B.凸显出各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
C.有效强化了军事力量和集权统治D.利于加速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
昨日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于都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88年《日本国志》书成,上呈至总署,却被束之高阁。无奈之下,黄遵宪于1895年自费刊印,该书印行问世之时已是《马关条约》签订数月后;一经流传,即享誉海内外。这一变化折射出(     
A.国人师法西学心态发生转变B.外交官员难以施展个人才能
C.清廷仍坚守传统的宗藩外交D.思想禁锢必然导致甲午战败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3 . 元朝自1271年建国起到延祐二年(1315年),即从内部关上了那扇科考大门。但一部分读书人“乃更沉潜性命之学,手编诸经传注,汇秤先儒格言,其精义奥旨,融贯演绎”。据此可知,元朝停废科举(     
A.加速了自身政权的灭亡B.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C.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使程朱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西部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即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时期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这两次开发建设的共同影响是(     
A.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B.实现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推动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D.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面貌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十四年(1675年),朝廷颁布《开采铜铅例》解禁铜矿;康熙四十四年,由于从日本进口的铜料不能保证,朝廷下令铸币铜料可采用滇铜;雍正初年,清政府又提高铜价,抑制短价收买,鼓励铜矿发展;乾隆二年,京局铸钱所需的铜料全部改为滇铜;乾隆三十八年,又规定私人开采的铜可留10%自由出售,使开采者有利可图。

——摘编自杨黔云《论清朝前期滇东北地区铜业开发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玉米在滇东北地区的推广大致是在清初期,《恩安县志》载“梁类,苞谷,俗称玉麦,可酿酒,可救饥荒,乡人围圃扩种。”玉米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很贫瘠的山区生长,而滇东北地区很多新开垦的土地都位于山间。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因其产量高,在滇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取代了原本的燕麦、荞等成为山区的主要种植物,《镇雄州志》载:(乾隆年间)“包谷,汉夷贫民率其妇子垦开荒山,广种济食,一名玉秫。”

——摘编自彭建《清代云南玉米种植概况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滇东北地区开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滇东北地区高产作物扩大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6 . 如图为《申报》中“革命外交”与“对日宣战”出现频次统计(1928—1941年)。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B.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
C.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期望由热变冷D.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6年10月,武汉三镇为北伐军占领后,革命气氛急剧高涨,武汉工人、学生反帝热情高涨,不断地与英租界警察及英国义勇队(殖民者武装)产生摩擦,双方敌对情绪与日俱增。12月26日,武昌、汉口各界民众共三十余万人举行反英集会,强烈“要求政府立即收回妨害革命工作的租界”。这表明(     
A.国共合作激发工人学生反帝热情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国民革命形势发展助推利权收复D.北伐进军引发英国武力干涉
2024-05-23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时期的沿海工厂内迁运动,是中国近代光辉而灿烂的一段历史,也为中国近代工业史、中国近代经济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78月开始,内迁工作陆续展开,内迁的地点也从最初的武汉转移到四川、贵州一带,再到后来的湘西、云南等地。到19406月大规模的工厂内迁基本结束……内迁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八·一三抗战到上海失守,此为内迁的发动期。第二阶段,从上海沦陷到武汉失守,此为内迁的高潮期。第三阶段,从武汉失守到宜昌沦落,此为内迁的结束期。当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晏阳初将内迁这一事件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英国驻华大使克拉克·卡尔赞道中国工业由沿海迁往内地,历经艰险而能有今日之成绩,足证中国抗战大业已有坚实基础

——摘编自张俊飞《试谈抗战时期我国沿海内迁工作》

材料   二战时迁渝迁川的工矿企业,都是当时工业的精华,它们的集体到来,使得重庆数年之间担负起大后方工业中心的重任。姑举数例如下:新民、新中、中华等内迁机器工厂,被誉为抗战时期后方机器工厂之中坚分子;美亚绸工厂是中国最大的丝织工厂;龙章造纸厂开中国机械造纸之先河;大鑫钢铁厂在当时被中共副主席周恩来题词赞为大鑫厂的生产已为我民族工业打下初步基础

——摘编自谭洪安《工业内迁血脉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民族工业内迁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初,全国有3000家企业进行了厂长负责制试点;到1988年,全国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已占国营企业总数83.2%。这说明(     
A.厂长负责制得到广大职工认同B.市场经济有力助推国企改革
C.厂长负责制达到了预期的成效D.城市改革迈出了有序的步伐
2024-05-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历史现象历史背景
A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