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严密的组织体系与强大的领导力保证成为基层社会组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在城市,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抓手,将从业人员逐步组织起来,“单位制”的整合管理职能得以发挥。对于没有单位的一般居民,则采取“街居制”管理体制。在农村,通过变革农村生产方式,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合作化发展道路,人民公社是最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1958年版《户口登记条例》主张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明确人口流动应严格遵循出具手续证明的规定。改革开放使二元户籍制度逐渐被打破。在城市,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和机构于1980年重新恢复。1986年,为满足居民需求和实现社会管理功能,首次引入“社区”概念。在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和城镇单位制的日渐瓦解,社会流动日趋加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管控”开始放松,并逐步向“管理”过渡。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之后,基层社会逐渐从政治束缚中摆脱出来,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开始分离,社会成员的自主性不断增强。

——魏和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范式变迁与主要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获得的启示。
2023-1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统一六国后,“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赵佗任龙川令,他“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

秦亡,自称南越武王。汉十一年,刘邦拜为南越王。赵佗推广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吕嘉原为越人首领,赵佗使其官至丞相,吕嘉余族官仕为长吏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弟宗室

吕后时,禁止金铁田器、马牛羊输越,想通过禁运限制南越的经济发展。赵佗请求吕后解除禁令未果,自称南越武帝。

文帝即位后,在承认服岭以南王自治之的前提下,赵佗改号,不敢为帝矣,自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

历文、景、武三朝,赵佗称臣奉职,不断使人朝请,维护与汉的和好关系。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赵佗经略岭南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赵佗的历史贡献。
2023-11-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1月,中央采纳了开明绅士李鼎铭等人联名提出的《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议案,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实施精兵简政。边区政府先后两次召开政务会议,讨论贯彻执行精兵简政及其方案问题,决定设立边区“编整委员会”,具体负责边区各级行政组织机构的精简裁并及人员编制等工作,并初步确定了各机关、部队、群众团体裁减人数,以及相关部门的调整、精简问题,向各厅、院、处和各专署、县府发出决策部署。边区机关率先示范,迅速展开行动,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开始精兵简政。各抗日根据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开展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精简,历时2年多,至1944年基本完成。

——摘编自刘征徐亚涛《“精兵简政”的提出与实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特点及作用。
2023-11-18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的严重,大声疾呼海防以退敌御侮,萌发了建立外海水军的光辉思想。这一思想并没有被当时清朝统治者采纳……1888年,清廷批准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一些重要的海军学堂也相继开办。台湾巡抚刘铭传在新加坡设立了招商局,积极经营台湾航运,铺设从台湾至大陆的海底电缆。

相对于西方争夺海上霸权的海权理论,“海防”一词更符合中国“和而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鲜叨的中国特色。从明代“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到新时代海防,体现了一脉相承的传统话语体系特质。现代海防的内涵更丰富,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海防力量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海防力量在维护国家海防安全时承担着其他军兵种所不能承担的相应任务。

——摘编自高新生《试论新时代海防观及现代海防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以来海防思想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海防思想发展的意义。
2023-11-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023·广东佛山·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共同富裕”是《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其相关文本中高频词的变化,可了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的“变”与“不变”。请阅读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   1949—1978年《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报道高频词

高频词生产农民困难户社会主义劳动社员差别合作社资本主义农业
频次111847457514841393330

1978—1987年《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报道高频词

高频词生产收入经济农民大队农村干部致富社会主义党员
频次124120114114917245393836

1987—2012年《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报道高频词

高频词经济地区社会主义农村企业扶贫分配农民群众先富
频次389318270187172166145143123113

——摘编自杨勇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话语的历史变迁: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有哪些“不变”?
(2)材料将《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分为三个阶段,以此表现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的“变”。请您指出任一阶段划分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及理由。
2023-11-05更新 | 30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贵州、广西、吉林、黑龙江、甘肃五省通用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953—1955年,在内地的投资占工业投资的55.3%,新建企业投资的73.9%。一批新兴的工业基地,如武汉、西安、兰州、太原、包头、洛阳等正在形成。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到1956年的48.7%,工业由43.1%上升到51.3%,其中轻工业由27.8%上升到29.6%,重工业由15.3%上升到21.7%。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由64.5%下降到57.6%,重工业由35.5%上升到42.4%。一些过去不能生产的产品也能够生产了,如各种异型钢材、造船用的钢等等。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对外贸易工作围绕“一五”计划的中心任务,有计划地积极扩大出口,并大力组织国家经济建设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工业器材和原料以及其它重要物资的进口。为了广泛发展对外贸易关系,特别是促进中国同西方国家贸易关系向正常化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对策和措施。至1957年,对外贸易工作在积极加强同苏联、东欧等国家的友好合作和不断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过程中,得到较快发展。仅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就同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11个国家的工商团体和企业签订了贸易协议。

——摘编自《当代中国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有利因素。
2023-11-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发展与进步的机遇。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民盟对民主作了阐述,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人人做人,人人做自己的主人,一切政治经济的组织都成为这个目标的工具,这就是民主。”二十世纪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决无从实现统一。

——根据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6年1月,全国人民瞩目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通过宪法草案、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全面内战爆发后十多天,在云南昆明发生了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暗杀的惨案,民盟坚决拒绝参加国民大会。这以后,国民党更步步紧逼,加紧对民盟的迫害……公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张澜、罗隆基等在上海被软禁。……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在香港举行,这次中央全会是民盟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民盟公开抛弃中间路线的幻想,同国民党当局决裂,同共产党全面合作。其他民主党派,包括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也先后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民盟与国民党斗争的史实为例,说明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影响。
2023-10-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工商不得入仕。开皇十八年诏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脩谨、清平幹济二科举人……当时之制,尚书举其大者,侍郎铨其小者,则六品以下官吏,成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文帝诏令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炀帝大业三年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大业五年再次诏令四科举人。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

——摘编自《通典》卷十四卷十五、《册府元龟》卷645等

材料二   1906年,李端棻、华之鸿、于德楷、任可澄、唐尔镛等贵州名任创办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今贵阳市第一中学前身)。


   
1908年,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新校舍全景,图画教员景方桢等绘

——摘编自“贵阳一中校史陈列馆”

材料三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铨叙……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格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的创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2023-10-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名校
9 . 【瓷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一   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定窑的粉白、哥窑的米黄、钧窑的玫瑰紫,这些醒目的颜色是宋瓷中五大名窑的标志性成色,也是中国瓷器史上令人难忘的“年代秀”。宋元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等

材料二   明朝后期,以景德镇为例,制瓷业规模很大,有官窑约五十八座,民窑达九百座。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镇内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在民窑内劳作,工资是按日以白银计算的。民窑生产的瓷器是为了售卖,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整编自邓广铭等《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朝制瓷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后期制瓷业相较于宋朝的突出发展,并加以简要评价。
2023-10-19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23-24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全民族抗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的会战主要有22次,重要战斗1 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材料二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到了1945年初发展到91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20万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9.2万多次,收复国土83.7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摘编自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材料三   1939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军事限共”,并开始制造事端。陕甘宁边区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包围中,中共为了克服重重困难,巩固边区和鼓励各阶层人民抗战,提出了若干抗战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即为“三三制”。“三三制”政权的特点表现在人员分配方面,规定了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以及中间派分别占三分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

——摘编自杨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材料四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主题二 东方主战场

材料五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3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左右。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主题三 抗战的胜利

材料六  日本法西斯企图灭亡中国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入侵,激发起全民族空前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数千年悠久历史文化所积聚起来的民族凝聚力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如同火山般地喷发出来。国共两党重新携手,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旗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一旗帜下,一切炎黄子孙,同心协力,一起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源华《中华民国史(第十卷)》

材料七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三制”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6)根据材料四、五,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
(7)根据材料六以及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
(8)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的原因。
2023-10-16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