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崛起了一些地区性的商帮,他们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系场所,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形成一支支颇有活力的生力军,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在这些商帮中,徽商活动范围极广,“足迹无或不到”,他们经营对象品类繁多,有盐、粮食、木材、茶叶、陶瓷、纺织品、书籍、文房四宝等,其中以盐起家者尤多,开设典当铺、旅馆、仓库的徽商也为数极众。山陕商(晋商与陕商的合称)的活动地域最初局限于黄河流域,随着盐法的变化和实力的增强,逐步向南推移,终至“足迹遍天下”,经营项目也日益增加。主要有盐、粮食、棉布、丝绸、茶叶、铁器、木材、牲畜、陶瓷、金融典当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01年,清政府商务大臣盛宣怀指出:“华商虽有各商帮组织,但互分畛域,各行其是,每当与洋商交易往来,总不能相敌。”1904年,上海、天津等通商大埠率先成立商会,并制定了《商会简明章程》。1912年全国性商会组织成立。商会是所在地区的不同籍贯、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式商办团体。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总之,近代商会“登高一呼,众商皆应”,其影响力突破了经济领域而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

——伍继延《从“商帮”到“商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商会成立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商会成立的历史作用。
2024-05-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并说出其所代表的学派。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当时受益于该制度的有哪些人?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2024-05-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在江苏盛泽市镇的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末农业物种新变化,简要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2条,概述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4-04-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偃师中成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扼杀革命,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三次“围剿”,但在毛泽东正确指挥下,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然而,就在此时,中共党内连续犯“左”倾错误,一次是瞿秋白,一次是李立三、尤其是第三次王明犯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达到顶点,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危害。那时,反对王明路线的同志都被打倒批判,毛泽东也被排挤靠边站,国民党调动百万大军,对革命根据地又进行第五次“围剿”。中共党内“左”倾领导人博古、李德仍然执行王明那一套仓促出击、道道设防、分兵迎敌,结果是哪里都没守住,最后导致反“围剿”失利。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为了保存红军力量,中共只有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

——摘编自周世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原因再探析)

材料二   19351月,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遵义会议也是我党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伟大开端,孕育有了我党彪炳史册的独立自主精神,标志着我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摘编自王春龙《试论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遵义会议被称为“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原因。
2024-03-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统一分裂一再统一的总趋势推动之下,社会变革异常激烈。而这场伟大变革的时代转折点又在春秋战国之际,站在这个转折点上,看春秋是经济萧条、政治颓败的冷清社会,看战国则是经济飞跃、政治革新的一派繁荣景象。在私学中,著名的教师几乎都是思想家,他们不拘泥于传统,自由发表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不同观点,从而形成了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各种学派。

——摘编自晃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平王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诸侯国内部争夺以及相互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游牧族乘机侵扰,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境内诸国都受到威胁。到春秋末已逐渐出现七强并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齐田和为诸侯,七国并立局面正式形成,这对宗法传统破坏比较彻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面临春秋战国这场“社会变革”,儒家、法家提出的治国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7%,人均钢产量2.37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度。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工资制代替供给制,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费用大幅度提高,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卷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一五”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特点和意义。
2024-03-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这一时期来华耶稣会士其数甚多,仅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所载就有467人,而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则有920人。耶稣会士们带来了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万国舆图》,上面所标明的世界那么多的国家,表明中国并非世界的中心。一大批书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远西奇器图说》的翻译,使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的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此后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最喜欢谈经世致用之学。

——摘编自《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晚清时期,进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首推西方传教士。除了强势入侵之外,这个时候的传教士更多地采用办报、译书、兴学等间接传教手段,运用报纸、期刊、书籍这些媒介,将其所熟知的西方文化知识思想等传播到中国。西方文化得以大量传入中国,对当时许多中国人,尤其是维新派人士的思想触动极大,对孙中山等革命派的思想也产生过直接影响。除了传教士之外,从事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另一大主力是大批中国留学生。自洋务运动开始,晚清政府便开始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甲午战败,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到国外学习,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留学运动。通过这些留学生,将西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翻译介绍到了中国,而在不断学习西方文化和不断的思想进步中,大部分爱国的留学生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易永忠《探源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相比,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024-03-01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顺利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


(1)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我们党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新的革命”在经济体制方面实现了哪些根本性变革。
2024-01-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斟二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保持着密切联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