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纪念】

材料: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颇为暧昧迂回。1912年“双十节”,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恭读祭文,只以“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数语,表现民国肇建过程,肯定诸位烈士终结帝制之功,对民族革命几乎不提。随着北伐的胜利,中国国民党逐渐取得政权。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引申。

——摘编自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辛亥革命纪念问题上所持态度的异同点。
(2)并简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态度变化的原因。
2023-12-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图1                                                                    图2

1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记事详细到月、日。

2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世界上迄今已知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天下之士对秦统一天下所持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湘西里耶秦简对于研究秦朝历史的价值。
(3)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此时期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3-11-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各方政治力量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

主要观点出处

“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发表的纪念文章《八年今日》

“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帝国主义者对我们的压迫依然如故。”

1927年,国民党发表的《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

“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

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的《辛亥、北伐与抗战》

——摘编自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各方政治力量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的异同,归纳纪念和解读“辛亥革命”的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23-11-2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凌晨五更,酒家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活动了。市场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杂耍等各色表演。从这里出来,沿着龙津桥往南走,就到了夜市一条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摘编自李基《北宋东京集市贸易活动——基于对<东京梦华录>的解读》

材料二: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100多年时间内中国保持相对的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性农业促使经济作物扩种;在手工业方面,北宋的生产规模和种类都超过以往。佃农的封建依附性减弱,“和雇”“招募”为官方手工业普遍采用,手工业者所受的封建束缚亦有所放松。商业的发展,正是以此为发展前提。

——摘编自任继愈《中国古代商业》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简析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周分封示意图                 战国示意图


秦朝形势图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对三幅地图进行解读。
2023-11-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增长和比例   

194919521957
农业84.5%74.7%62.3%
轻工业11.0%14.5%18.6%
重工业4.5%10.8%19.1%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阅读统计表格,结合所学,解读新中国建立初期农轻重比例的变化。
2023-05-30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首先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把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是从唐朝陆羽开始的。他的《茶经》影响至今,根据《茶经》的记载,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叶朝东南西北各方向传播。朝东,日本、高丽有不少僧人和使者来到大唐学习,并携带茶种回国种植;往西,作为商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和西亚;往南,到越南、缅甸、印度,大约始于9世纪开始饮用茶;至于北,则是五代和北宋时越过河套地区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古代的中央政府利用茶来掌控和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而就出现了“茶马互市”。古代的中国茶传播,由于航海技术还不甚发达,除秦汉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邻国韩国、日本之外,主要还是陆地传播。来自中国的茶与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摘编自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

材料二   历代商人,都明白一个基本的经营之道:要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就必须掌握整条产业链,而不仅是制造这一个环节。作为最早经营茶叶外贸生意的常家,直接把眼光投向了中国的产茶之地,他们最早开辟了南起福建武夷山等产茶之地,经江西景德镇、南昌、九江,湖北汉口、襄阳,河南南阳、洛阳,山西平遥、大同至张家口,再运往恰克图的绵延数千千米的“茶叶之路”。他们从南方贩茶叶,把制造、包装、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正是这条高效整合的产业链,造就了以晋商为代表的一代茶商的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晋商史料全览》等

材料三   1757年至1842年间,清政府规定西方航海国家只能在广州开展贸易活动,史称“一口通商”时期。广州成为18世纪重要的世界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重要口岸。许多西方人通过广州了解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于是在清代广州口岸,外销画应运而生。清代外销画题材丰富多样,从风景名胜、生活习俗,到家具陈设乃至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无不涉及。这些画作当年主要为了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内容大多围绕着广州贸易为中心而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如今,我们可以在这些画作中看到一个色彩明亮、商业繁荣、市井气息浓厚并且与西方交流紧密的广州。时至今日,外销画留存了1819世纪中国社会的丰富图像,因此被研究者定义为“历史绘画”,具有一般艺术绘画无法比拟的历史研究价值。

——摘编自《18、19世纪广州十三行外销画的现代意义探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指出明朝后期以来以茶叶贸易为代表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清代广州外销画畅销的原因。
8 . 近代社会变迁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设立新式学堂一览表

创办时间(年)学堂名称地点主要专业设置创立者
1862京师同文馆北京英文、法文、俄文总理衙门大臣奕䜣
1866福州船政学堂福州舰船制造和驾驶闽浙总督左宗棠
1883金陵同文电学馆南京电讯两江总督左宗棠
1885天津武备学堂天津枪炮使用、攻守战法直隶总督李鸿章
1887新疆俄文馆迪化俄文新疆巡抚刘锦棠
1887广东水陆师学堂广州舰船驾驶、陆战战术两广总督张之洞
1890威海水师学堂威海舰船驾驶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
1893北洋医学馆天津天津军医直隶总督李鸿章
1896江南陆师学堂南京马、步、炮兵种阵法两江总督张之洞

材料二   上海已经变了,街道比以前宽阔,到处可以看到穿着高跟鞋的青年妇女,男子已经剪掉辫子。我碰到一些野兽似的外国人简直拿黄包车夫当狗一样踢骂,我很想打抱不平,但想到治外法权,只好压抑了满腔气愤。大家还是少坐黄包车,多乘公共汽车和电车罢!但是这些可怜的黄包车夫又将何以为生?回到乡下种田吗?不可能,他们本来就是农村剩余劳力……让他们去做工吧。但是没有一个稳定的政府,工业又无法发展。只要军阀们肯出钱,这些过剩的农夫随时可以应募当兵,在这种情形下,欲求政府稳定势不可得,因此发展工业的路还是走不通。

……随后就到乡下去看看老朋友,村庄的情形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糟。女人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年轻的一代都上学堂去了,很多男孩子跑到上海工厂或机械公司当学徒……(我的大伯母)发现进过学校的青年男女有些事实在要不得,他们说男女应该平等,女孩子说她们有权自行选择丈夫,离婚或者丈夫死了以后有权再嫁,他们说根本没有鬼,人死了之后除了留下一堆化学元素的化合物之外什么也没有了,他们说唯一不朽的东西就是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摘编自蒋梦麟《西潮与新潮》

(1)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了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依据材料一概括新式学堂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是1917年蒋梦麟从美国留学归国后记述的见闻,请以社会变迁为主题解读材料。
2023-07-27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化碰撞与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的毁灭,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发世界范围对欧洲文明的信仰危机,中国思想界掀起中西文化论争,东方文化派认为“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等着我们去超拔(解救)他们”,不但可能,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缺少危险的文化出路”,认为中国新文化“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也“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实际上为中西文化论争做了应答和总结。

一战后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周游欧美各国发表演讲,主张用东方“人生精神满足的智慧”去矫正西方人的“物欲无厌追求”。甘地接受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并把它与印度传统宗教哲学结合起来,号召恢复手工生产以抗拒西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尼赫鲁深受西方科学精神的影响,与甘地共同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

——摘编自《中国文化论争》《印度通史》等


围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结合所学,解读上述材料。要求:提取信息充分,逻辑清晰。
2023-09-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凌晨五更,潘楼酒店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了。早市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到了天亮之后,就有卖“羊肚、鹑、兔”等各类熟食摊子,等他们收了之后,“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杂耍等各色表演,从这里出来,沿着龙津桥往南走,就到了夜市一条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摘编自李基《北宋东京集市贸易活动——基于对<东京梦华录>的解读》

材料二   北宋中下层女性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从商领域广泛。这从一些店铺的名称即可得知,如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王小姑酒店等等。……春暖花开时,妇女们开始出城探春。“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闭池,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矣”。《东京梦华录》卷六至卷十依次从年首正月记述到年尾除夕的岁时节日里,妇女们也纵情玩乐。

——摘编自张莉曼《<东京梦华录>中的北宋女性民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的经济生活景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女性民俗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