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共同反映了。
A.鲜卑政权的封建化B.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
C.北方的民族融合趋势D.门阀士族的腐朽生活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下图是唐代某时期长安城的商业分布图,这反映了当时长安城的商业活动
A.打破“日中为市”的陈规B.属于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C.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D.呈现突破空间限制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秦朝西汉隋唐宋朝明朝
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废丞相设内阁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
C.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
2020-03-23更新 | 580次组卷 | 40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吕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太平天国已经失败
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2019-08-14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会考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良贱通婚者的处罚规定十分严厉,然而至明代中晚期,朝廷的训令已成一纸空文,婚姻不问门第只论钱财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改变社会习俗B.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弱化
C.传统伦理道德彻底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难以为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2019-10-19更新 | 204次组卷 | 50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四 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又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性?
(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       
(5)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

时期功臣功臣子外戚宗室各级属吏经学之士其他
汉高祖1
汉惠帝3
汉文帝4
汉景帝41
汉武帝5313
汉昭帝3
汉宣帝41
汉元帝2
汉成帝113
汉哀帝14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


表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