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表为日本人所创办的中文报纸《盛京时报》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动向的报道。这反映出
                         年份
                 次数
版次
1932年1941年
11119
2526
33
4149
其他副刊014

A.日本侵华方针的重大改变B.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力增强
C.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D.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图为1999年河南省新密市下庄河村宋墓出土的《备宴图》(摹本),生动地描绘了富豪或者官员府宅雇佣厨娘的群像。这反映了当时
A.雇佣关系开始普及B.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C.社会贫富差距扩大D.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0年毛泽东对新旧三民主义、真假(伪)三民主义做了更加具体、系统的阐述,“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这一阐释旨在
A.强调三民主义对党的指导B.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表达反对国民政府的专制D.继承孙中山的革命遗志
2021-03-17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慈禧作为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此时,顽固派的抵制非常微弱,革新派可以放开手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1903年10月,慈禧批准了张之洞、袁世凯的会奏,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创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都以科举考试为重要途径,可以说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它体现了清政府改革的决心。当立宪派向慈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时,也得到了慈禧的积极回应,虽然慈禧准备实行的立宪是保守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对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体制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摘编自杜以同等《论慈禧的改革与守旧》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
5 . 图1是一群比肩而坐的青年,图片中有法文刊名意为青年。中部印美国慈善家、企业家卡内基,肖像左上角为雄鸡啼鸣的图标。图2封面上两只握紧的手表达为西方无产阶级与东方的劳动大众紧密团结,苏俄人民与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劳动大众与革命知识分子紧密握手,联合起来改造世界。《新青年》封面设计的变化反映出
A.民主科学思想具有强大生命力B.共产党早期建党思想的真实写照
C.近代中国先进思想转变的轨迹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人讲到古代的一人才选拔制度时,指出:“流风所及,绝对的道德化更易令奸狡之徒竞相奔逐,以刻意伪饰的德行示人,沽名钓誉,以此来博揽声望,求取名利,由此投机矫饰行径渐起,士风为之败坏。”这一制度指的是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统治中期,北方豪族“就耕良田,广为产业”,“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在均田制颁布的同一年,北魏宣布实行三长制。主政的冯太后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北魏政府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皆由本乡有威望者担任,其核心工作是“定户籍”。此外,其工作还包括养食孤弱者、组织公共设施建设、基层治安和移风易俗等工作。北魏“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三长制代替了过去的宗主督护制,其施行后的户数比北魏前期增加了一倍,“于是海内安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三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三长制的积极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表3是根据学者研究梳理的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

历史时期辉煌成就奋斗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惊天动地:推进强国大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1961年,毛泽东将重新发现的写于1930年的《调查工作》印发,并在文章选入《毛泽东著作选读》时将其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等问题。毛泽东这一指示旨在
A.确立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地位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施行
C.指导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D.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4年,孙中山提出“中国不能和外国比,单行节制资本是不行的,还要发达国家资本来振兴实业”,才能挽回国家权利,并使“工人都有工作”。这表明孙中山
A.推动民权主义转型B.践行实业救国思潮
C.缓和社会主要矛盾D.探索国家富强途径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