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0 道试题
1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材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部分官员的海洋主权意识淡薄
C.清水师尝试国际化合作D.政府权力下移与地方势力崛起
2023-03-26更新 | 403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85年,盛宣怀改组轮船招商局,颁布“用人十条”,取消了招商局内部事务由众商会议协商的条款,规定招商局督办由北洋大臣专派,招商局人事任命、重大公事,皆需向北洋大臣请示。这一改组对轮船招商局的影响是(     
A.洋务派的影响力大大增强B.官股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C.官商勾结影响了企业效率D.经营管理呈官僚化趋势
2023-03-17更新 | 868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737年,唐朝规定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以上。由此推知,当时(     
A.科举取士存在地域差异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D.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古代文献对“万邦”时代的相关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万邦”时代(     
记载出处
(大禹)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庄子·天下篇》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
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战国策·齐策四》
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
蛮夷,五在中国
《史记·封禅书》
A.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D.出现了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9年底,新中国的各项主要财政收入由地方政府征收,没有上缴的统一规定,大部分由地方自行使用。中央财政承担着军费、重点建设、救济失业人口及救济灾民的浩大开支,却无稳定的收入来源,造成的巨额赤字,只能依靠发行纸币来弥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     
A.采用行政手段打击投机活动B.运用经济手段平抑物价
C.没收官僚资本充实国营经济D.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
6 . 中国的户籍制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时期的户籍管理又与当时的政治形态紧密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81年,明太祖对户籍立法进行改革,实行黄册制度。黄册以里为单位(每110户为1里),登载各户的人丁、财产变迁情况。同时,又编绘鱼鳞图册以登录田土,所谓“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主要为民、军、匠三大类。尽管在明朝中后期,由于官僚机构的衰朽,这套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但它的历史意义仍是不容低估的。

——选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11年,清廷制定了《户籍法》,作出关于户口及其变动事项的合法登记程序及管理机关的规定,标志着具有近代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户籍原则和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的产生。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移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同时,商品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也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自由迁徙。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重新实行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连保连坐,实质是将中国最基层单位——乡村中的居民捆绑在一起,以维护社会秩序,强迫民众承担各种义务。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材料三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变迁的相关文件。

时间

文件

摘要

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户籍

1964

《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

限制户籍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

1984

《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可以进集镇落户,同集镇居民享有一样权利

20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20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户籍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并简析其意义。
2023-02-26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7 . 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2022年在巴厘岛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习近平发表《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重要讲话,再次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凝聚新共识、指明新路径。这主要体现出新时期中国(     

A.致力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C.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D.注重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伙伴关系
8 .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音乐教育资源极其匮乏,但音乐教育的发展却十分迅猛,各种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层出不穷。下图为1944年重庆晨光书局编订的少儿音乐教材和其中歌曲内容分类统计表。对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类型

总计/首

与总曲目比例

礼仪类

6

5%

识物类

37

31.4%

家庭类

4

3.4%

互助友爱类

14

11.9%

劳动美

10

8.5%

游戏比赛类

18

15.3%

爱国抗敌类

20

16.9%

鼓舞精神类

4

3.4%

其他

5

4.2%


①体现了战时音乐教材独有的时代性             ②对以后的音乐教育开展具有借鉴性
③具有为全国团结抗战服务的功能性             ④音乐教育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多样性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 . 针对晚清列强环同的危局,同样心系富强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专注于从《管子》中进行学术探索,提出“以政教言之,言自强者无非西法是尚,求其能通古今利害以自强者,无有也”。他既认为“欲求坚甲利兵……则必以炼铁为第一要义”,又着力发《管子》中的“牧民”之意,认为富国之术“虽通鱼盐之利,而实重仓廪之储”。以下对张佩纶思想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运动时期思想的复杂性B.其“自强”思想带有明显的儒生色彩
C.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政教”层面D.坚持不废农本、执守王道的传统思想
10 . 下图为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天下之道》,所圈字样为“天下之守者,民心是守”,以下诸子思想主张中,与图片内容反映一致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C.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D.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