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品帝国》一书中,作者举例谈道,仅番薯这样一种作物,在传入中国后就使得承载的人口大幅增长,还让农村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参与到培育蚕丝、采摘茶叶、种植糖料作物之中,生产中国明朝后期和清代用来出口的商品。这说明该时期(       
A.列强通过丝路贸易掠夺中国B.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主动权D.世界市场的拓展影响明清对外贸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前期,包括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规定在唐朝统治地区,凡是各都督府治所和4万户以上的州,都可设置市场或市署,上“置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下“置市丞二人,正

八品上”;“置录事多人”,分别管理坊市的各项事务。

——摘编自《唐律疏议》《唐令拾遗》《唐会要》等

材料二   北宋时期的商业十分繁荣,东京汴梁城更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景象,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上清楚地发现,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道路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其他的地方大城市,也大体如此。

——摘编自方宝璋《宋代经济管理思想与当代经济管理》

材料三   到了明代中后期,读书人“科考不成”转而“驰骋商场”竟然也变得常见。因此,传统的政策逐渐向“恤商”“通商”转变。明代大开“捐纳”,设立商籍。商人们事实上通过缴纳钱财获得了社会地位,各取所需。

——摘编自曹琳《明代商人商业经营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北宋城市经济管理制度的变化,并归纳这一制度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3 . 明代嘉靖初,王文显墓志铭中记述其训示子侄:“商与士,异术而同心。”王文显不仅早年弃儒就贾,而且能站在士商相通互识的高度理解义利之辨。这一现象(     
A.缘于主流思想的动摇B.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
C.反映了四民结构调整D.改变了传统社会观念
2024-04-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代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据此可知,明代请开海禁(     
A.是中后期库府空虚的反映B.有效缓解了海防危机
C.表明了政府放松抑商政策D.加快自然经济的瓦解
2024-04-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代前期,国家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由于平原早已人满为患,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清代这一措施(     
A.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B.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转移D.推动了区域经济开发
2024-01-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四川成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2023-12-16更新 | 2037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B.明清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C.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于海外殖民
2023-11-20更新 | 204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明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分列条目奏请皇帝抑制司礼监),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君相矛盾激化B.宦官专权严重C.内阁权势膨胀D.监察机制废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材料二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以上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和积极意义
2023-11-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雍正时期,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有利于(       
A.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B.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
C.强化对官员的管理控制D.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
2023-11-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