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4 道试题
1 . 据《皇明经世文编》载:“今天下一统,诸种番夷虽或出没,不足深虑;惟北虏动辄长驱深入,最为边患。”又据《皇明九边考》载:“今之四夷,北虏为急。”为此,明政府(     
A.重修长城并置“九边”B.厉行海禁政策C.军事平叛并设置盟旗D.设奴儿干都司
2024-05-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王守仁的弟子王畿说:“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据此可知心学(     
A.属客观唯心主义,隐含叛逆色彩B.蔑视权威教条,主张个性自由
C.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社会伦理道德D.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024-05-14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洪武十五年二月,朱元璋“谕水西、乌撒、乌蒙、东川、芒部、沾益诸酋长‘今遣人置邮驿通云南,宜率土人随其疆界远迩,开筑道路,其广十丈’”;洪武二十四年六月,朱元璋又“遣官修治湖广至云南道路”,同年置“永宁至沾益州邮传四十八”。这表明在明朝(     
A.驿道开发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B.西南地区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C.道路畅通是西南基层管理的根本保障
D.驿站管理是明朝开疆拓土的先决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云:“成化以前世,无刻本时文,吾杭通判沈澄刊《京华日抄》一册,甚获重利。后闽省效之,渐至各省刊提学考卷也。”生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回忆,当时的科举时文选辑尚无坊刻本;嘉靖中后期,科举时文已是“满目皆坊刻”。这些现象折射出(     
A.专制集权的强化B.印刷技术的提高
C.科举选官的完善D.世俗观念的盛行
2024-05-07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明代前期,国家规定特定的阶层要穿特定的服饰,一些装饰华丽的衣冠也在禁止之列。在明朝中后期,这些禁令已经失去效力,不论是士绅还是平民,都同样地穿用他们喜欢穿戴的奢华服饰。在江南尤其如此,在那里,对公共场合以及私人宅第中社会交往“若辈皆好穿丝绸、湘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材料中现象反映出(     
A.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B.明朝中后期皇权逐渐衰弱
C.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D.追求世俗享乐的社会风尚
2024-05-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据此可知,在明清时期(     
A.地方行政机构在集镇建立治所B.江南工商业市镇经济发展迅速
C.集镇雇佣劳动力现象十分普遍D.长途贩运贸易推动了市镇崛起
2024-04-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武将诗句中经常出现“龙虎”“宝剑”“血”等军事意象,常连用“长驱”“直捣”“铁骑”等气势雄壮的词语以彰显其豪情壮志,以此表达武将“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的殷切心情。如《满江红·怒发冲冠》既写了岳飞“仇”的情感,又抒发了其“报国”的决心。武将创作的诗句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歌咏风月闲情,甚至阐发义理、抒情表达委婉曲折如文人自作的作品,如生值“中兴”之际的刘锜写道,“西风萦破梦,落日乱残蝉。岁月俄如此,功名岂偶然”。

——摘编自何潇《宋代武将作者诗词创作倾向》

材料二:春秋以来的“大一统”观历经数朝,在清朝依旧延续。清代前期外侵未至,然内部矛盾导致的疆域变化斗争时有发生。武将们在西南、西北、东北、东南等边地保疆安民的同时,用自己的诗笔呈现了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在空间维度下的差异,展示了康乾盛世的雄姿。这些边疆诗的创作者,显然都是武人,但因乾隆对汉诗写作的宣导作用,乾嘉以来八旗武人以诗纪事渐成常态。这些边疆诗作既是对王朝军事实力的展示,也是对时代变迁中边疆风俗的观察,它们随着时代发展而日益凝贮的疆域认同与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摘编自米彦青《乾嘉时期武将“边功”的文化记忆与诗歌文学想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武将诗词创作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嘉时期边疆诗创造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贡献。
2024-04-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之后,在政治地理格局上,不但汉初王朝直接领属郡县与王国独立领属郡县并立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程度大大加深。王朝还通过积极有效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北疆确立了对匈奴侵扰的有效辖制,对南则开通西南夷,对东南与岭南地区用兵,把王朝的版图重新回复到与秦王朝大致相当的规模。

——编自郑帼《两汉之际的政治地理研究》

材料二: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就更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西藏反对英国,东北反对日本,云南、广西反对法国。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

---摘编自戴逸《盛世的沉沦》

(1)据材料一,以汉武帝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地理格局上”的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康乾盛世期间为“统一大业”做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乾时期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
2024-04-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山东枣庄·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开大学历史系主编《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

材料二   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选自洪亮吉《意言·治平篇》

(1)指出材料一中清朝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并概括材料二中提出的具体应对措施。
2024-04-19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明朝政府决策运行过程大体如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由此可见(     
A.内阁是法定中央一级决策机构B.内阁票拟影响皇帝决策
C.宦官专权现象易导致皇权旁落D.内阁司礼监分权与制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