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说明早期儒学已有“天人感应”的思想萌芽
D.宣扬“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3 . 夏朝时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
A.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B.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
C.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4 . 下表是不同历史文献关于禹传启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下表
文献记载内容
古本《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
《庄子·人间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
《史记·夏本纪》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A.禹的做法曾引起激烈的反对
B.有扈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部落
C.“家天下”不符合时代潮流
D.启通过战争巩固了王位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禹死后,启杀死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的继承人东夷的伯益。之后,又击败了东夷的部落有扈氏,稳定了东部边疆。这被认为中国古代“夷夏之防”的开始。由此可知,“夷夏之防”最初主要是指
A.边疆问题
B.民族问题
C.文化问题
D.尊卑问题
7 .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以下四项中与“家天下”有关的是:
A.大同之世
B.传贤不传子
C.禅让制
D.世袭制
10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不属于从封建转帝制这一次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